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步从云溪归偶作》
《步从云溪归偶作》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古风

多时纵腰脚,百病成一慵。

今来眺原麓,气候归初冬。

疏树语摵摵,薄云卷空空。

视听及萧索,寸心惊飞蓬。

枯草踏成路,下与清溪通。

落日见只影,乃卧寒流中。

泽浅鱼避饵,收钓溪生风。

太息归荆扉,灯火惨不红。

兴至偶欲赋,景失无由踪。

惟应付沈醉,何须嗟困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云溪归来后所感受到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变化。首句“多时纵腰脚,百病成一慵”表达了长时间的行走让身体感到疲惫,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慵懒。接着,“今来眺原麓,气候归初冬”点明了时间背景,秋天的气候转凉,预示着季节的更迭。

“疏树语摵摵,薄云卷空空”描绘了秋日林间稀疏的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低语;而薄云则缓缓飘散,天空显得格外空旷。这几句通过声音和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视听及萧索,寸心惊飞蓬”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视听所及之处皆是萧瑟之景,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敏感与不安,如同被风吹动的蓬草,随风飘荡,无所依附。

“枯草踏成路,下与清溪通”描述了诗人踏过枯草,发现一条通往清澈溪水的小径,这一细节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也寓意着在困境中寻找到一线希望。

“落日见只影,乃卧寒流中”描绘了夕阳西下,诗人独自一人躺在寒冷的溪水中,这一画面充满了孤独与凄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寻求解脱。

“泽浅鱼避饵,收钓溪生风”通过鱼儿避开诱饵的情景,反映了自然界中的生存法则,同时也可能象征着人世间的某种智慧或哲理。

“太息归荆扉,灯火惨不红”表达了诗人归家后内心的复杂情绪,灯火虽在,却未能照亮内心的阴霾,暗示了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兴至偶欲赋,景失无由踪”则表明了诗人想要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当美景逝去,灵感也随之消失,体现了艺术创作的瞬间性和不可捉摸性。

最后,“惟应付沈醉,何须嗟困穷”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的困顿,选择以沉醉于酒或艺术来暂时逃避现实,而不是沉溺于抱怨和哀叹之中,展现了一种积极面对生活困境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作者对生活、自然和自我反思的独特视角,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次邹都宪韵

晓出都门兴已浓,长亭南去蜀川通。

数行白雁浮云外,一抹青山落照中。

行已但遵先圣训,济时须继古人功。

平生亦有澄清志,愿补中兴治道隆。

(0)

游大胜寺赓壁间诗韵·其五

白云缭绕四围山,十里松阴始扣关。

石涧风篁偏引兴,云房清话暂乘閒。

山头野鹿衔花至,月下高僧洗钵还。

明发归程朝雨净,绀园回首翠屏间。

(0)

送海州太守

淮东父老望回旌,五马南旋几日程。

山店鸡声和月落,晓村霜气逼人行。

海濒地远民风古,堂下公闲德政清。

悬想到时春正好,闾阎随处颂升平。

(0)

送法师住慈感

故人从此去,尊酒莫频催。

腊雪犹堆岭,春风已放梅。

交情留偈别,疏景入诗来。

想到南山寺,才逢柳眼开。

(0)

东轩见访

为谢东轩客,多劳到此林。

临流青树合,归路白云深。

世事非关虑,浮荣肯系心。

江山秋夜静,抱膝一长吟。

(0)

宿襟山寺

竹树阴阴覆化城,白莲池水照人清。

明朝又向红尘去,辜负垂杨百啭莺。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