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中岩》
《游中岩》全文
清 / 彭端淑   形式: 古风

上岩欲倚天,下岩欲拔地。

中岩尤突兀,横插两崖际。

溪泉直复纡,流韵幽以邃。

苍藤仗老树,近绿将日蔽。

咳唾有猿惊,拍手观鱼戏。

钟磬度杳冥,断续出烟寺。

山奇赤亦古,径僻罕人至。

吾慕苏髯公,千载见遗字。

赤壁走龙蛇,不随风雨替。

探奇兴不穷,访古性所嗜。

回首觅归途,谷口白云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中岩的所见所感。首句“上岩欲倚天,下岩欲拔地”展现了中岩的险峻气势,仿佛与天地相连。接下来,“中岩尤突兀,横插两崖际”进一步刻画了岩石的奇特形状和位置。溪水的特点被描述为“溪泉直复纡,流韵幽以邃”,既笔直又曲折,流淌的声音深沉而幽静。

沿途的自然景色也富有生机,“苍藤仗老树,近绿将日蔽”,藤蔓缠绕的老树与翠绿的植被交织,形成了一片宁静的绿色世界。诗人与自然互动,甚至能听到“咳唾有猿惊,拍手观鱼戏”,感受到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远处的寺庙钟磬声“度杳冥,断续出烟寺”,增添了神秘的氛围。诗人对历史的敬仰表现在“吾慕苏髯公,千载见遗字”,感叹苏东坡的遗迹犹在。赤壁的壮丽景色“赤壁走龙蛇,不随风雨替”,更是激发了诗人探索的兴致。

最后,诗人“探奇兴不穷,访古性所嗜”,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自然奇观的热爱。然而,“回首觅归途,谷口白云闭”,暗示了旅程即将结束,山谷间云雾缭绕,增添了几分诗意的离别之情。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描绘山水之美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深厚人文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彭端淑

彭端淑
朝代:清   字:乐斋   号:仪一   籍贯: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   生辰:约1699年-约1779年

彭端淑(约1699年-约1779年),字乐斋,号仪一,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八年,卒于清高宗乾隆四十四年。清朝官员、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一起被后人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 彭端淑十岁能文,十二岁入县学,与兄彭端洪、弟彭肇洙、彭遵泗在丹棱萃龙山的紫云寺读书。雍正四年(1726年),彭端淑考中举人;雍正十一年又考中进士,进入仕途,任吏部主事,迁本部员外郎、郎中。乾隆十二年(1747年),彭端淑充顺天(今北京)乡试同考官。 
猜你喜欢

祝英台近

剪酴醾、移红药,深院教鹦鹉。

消遣宿酲,敧枕熏沈炷。

自从载酒西湖,探梅南浦,久不见、雪儿歌舞。

恨无据。因甚不展眉头,凝愁过百五。

双燕见情,难寄断肠句。

可怜泪湿青绡,怨题红叶,落花乱、一帘风雨。

(0)

快活年

蛩吟声不住。

(0)

失调名

东南妩媚,雌了男儿。

(0)

嘉祐七年四曲·其三六州

承景运,天子奉明堂。玉烛应,金飙动,万宝盈箱。

严法驾、天路龙骧。采仗迎祥。日色动扶桑。

款清庙、我诚将。回御八鸾锵。

于皇仁孝,祖宗来顾,熙于四极,令问载无疆。

躬严配、笙镛奏凤来翔。

瑞烟起,浮帝衮,玉步间天香。升重宇、璧玉华光。

桂流觞。神虞夕照熉黄。九霄鸣佩下清厢。

齐拱太微傍。

群心同愿,长临路寝,三年讲礼,显祀文王。

(0)

千秋岁令/千秋岁引

想风流态,种种般般媚。恨别离时大容易。

香笺欲写相思意。相思泪滴香笺字。

画堂深,银烛暗,重门闭。似当日、欢娱何日遂。

愿早早相逢重设誓。

美景良辰莫轻拌,鸳鸯帐里鸳鸯被。

鸳鸯枕上鸳鸯睡。似恁地,长恁地,千秋岁。

(0)

西陵十首·其二

灯昏月底更伤神,马埒随风夜拂尘。

杨柳已成初雁恨,桃花犹作未莺春。

青骢点点馀新迹,红泪年年属旧人。

芳草还能邀凤吹,相思何异洛桥津。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