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李封君》
《挽李封君》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嘉定功馀泮水波,华阳规诲复谁多。

承休合有台衡者,节惠其如窀穸何。

江树影连巴国字,澧兰香入楚人歌。

司空勋业旂常在,应与先生永不磨。

(0)
鉴赏

这首挽诗《挽李封君》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对逝者的追忆与缅怀,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生平的敬仰。

首联“嘉定功馀泮水波,华阳规诲复谁多”,以“嘉定”开篇,点出逝者曾有的功绩,如同嘉定时期留下的波澜,而“泮水波”则暗喻了逝者在学术或官场上的成就。接着,“华阳规诲复谁多”则表达了逝者在道德教化方面的深远影响,犹如华阳之水,滋养着后世,却难以找到能与其相媲美的典范。

颔联“承休合有台衡者,节惠其如窀穸何”,承上启下,既是对逝者德行的肯定,也是对其身后地位的期待。这里“台衡者”比喻高位之人,暗示逝者生前的影响力和地位,而“窀穸”则是指墓穴,此处表达了对逝者安息之地的感慨,以及对其节操与恩惠的深切怀念。

颈联“江树影连巴国字,澧兰香入楚人歌”,运用自然景象来寄托哀思,江边的树木与巴国的文字相连,象征逝者与巴国文化的紧密联系;澧兰的香气融入楚人的歌声中,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哀伤的画面,也寓意着逝者的精神与文化将永远流传。

尾联“司空勋业旂常在,应与先生永不磨”,总结全诗,强调逝者功勋与精神的永恒存在。司空勋业,即司空(古代官职)的功绩,此处泛指逝者的贡献;“旂常在”意味着逝者的名声与影响如同旗帜一般,永远飘扬不息;“应与先生永不磨”则表达了对逝者精神永存的坚信,以及对其高尚品质的无限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与敬仰,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生平的深刻理解与高度评价。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塞马

执策呼无马,风尘等驽骀。

驰驱过大漠,赏识得奇才。

不受人羁勒,惟应独往来。

若教逢伯乐,控驭尽龙媒。

(0)

闻笛

寒蛩四壁冷啾啾,寂静长空众籁收。

何处一声初弄笛,有人万里独悲秋。

馀音嘹亮桓伊曲,曙色凄凉赵嘏楼。

不尽江山摇落感,碧云如水满天流!

(0)

赵云石赠诗,即步原韵二首·其二

竹溪溪傍旧诗坛,十八年来指一弹。

末路谨防随俗转,浮生尚悔了人难。

令威化鹤寻华表,子美闻鹃拜石阑。

垂老重游桑梓地,未妨惆怅强为欢!

(0)

三水高等学堂教员黄云坡广文见赠二首,倒叠原韵奉和·其一

垂老风情顾盼豪,诗才更与寿争高。

欲栽后学肩吾道,须仗先生教尔曹。

酒畔逢君开笑口,花前泥汝吮吟毫。

滑稽有传无人续,臣朔千秋定所操。

(0)

题友人秋江泛棹行乐图·其二

同乡竟在异乡亲,萍水论交面目真。

我寄鮀江君鹭岛,一方秋水溯伊人。

(0)

挽吴樵山外舅

论交与我结忘年,闻讣翻疑四日前。

故里不归淹黑海,名山招隐到黄泉!

几行绝笔谋儿女,半世知交隔地天。

回忆看书贻拓本,临池不禁泪潸然!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