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峰一片崎危石,枕在青冥绝壁间。
人作盐梅资世济,迹留岩岫与云闲。
露盘高出长年殿,羽盖斜临宛委山。
藐矣诸孙愧前躅,但开三径掩柴关。
伞峰一片崎危石,枕在青冥绝壁间。
人作盐梅资世济,迹留岩岫与云闲。
露盘高出长年殿,羽盖斜临宛委山。
藐矣诸孙愧前躅,但开三径掩柴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中书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的隐逸情怀和学术追求。
“伞峰一片崎危石”开篇便设定了险峻的山峰之上,突出了一块凸出的巨石,这种险境中的书堂,已昭示着诗人对知识与精神世界的向往。紧接着,“枕在青冥绝壁间”则将这块崎危石化作一个安静的枕头,枕于高远天际与绝壁之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心灵的宁静和超脱。
“人作盐梅资世济”转换了视角,从自然景物到人类活动,人们在这里研读经典(盐梅),传承文化遗产,这里是知识与智慧的传承之地。下句“迹留岩岫与云闲”则描绘出诗人在山中留下的足迹,与云间相伴,显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融入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接下来,“露盘高出长年殿”中的露盘可能指的是书堂内用于观赏或供奉的盘子,它高悬于古老的殿宇之中,彰显了时间的沉淀与历史的厚重。紧接着“羽盖斜临宛委山”则是对书堂外部环境的描绘,可能是一种鸟兽形态的建筑装饰,它倾斜地依附于曲折的山势之上。
最后两句,“藐矣诸孙愧前躅,但开三径掩柴关”表达了诗人对后人的期望和自我反省。其中“藐矣诸孙愧前躅”中“藐矣”表现了一种谦逊态度,“愧前躅”则是说到自己不如前人,感到惭愧。而“但开三径掩柴关”则是在表达诗人希望后代能够继承自己的学问和精神世界,只需开辟一条小路(三径),关闭世俗的干扰(柴关)。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书堂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对知识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后人的期望和自我修养的反思。
碧树鸣蝉后,烟云改容光。
瑟然引秋气,芳草日夜黄。
夹道喧古槐,临池思垂杨。
离人下忆泪,志士激刚肠。
昔闻阻山川,今听同匡床。
人情便所遇,音韵岂殊常。
因之比笙竽,送我游醉乡。
朝见日上天,暮见日入地。
不觉明镜中,忽年三十四。
勿言身未老,冉冉行将至。
白发虽未生,朱颜已先悴。
人生讵几何,在世犹如寄。
虽有七十期,十人无一二。
今我犹未悟,往往不适意。
胡为方寸间,不贮浩然气。
贫贱非不恶,道在何足避。
富贵非不爱,时来当自致。
所以达人心,外物不能累。
唯当饮美酒,终日陶陶醉。
斯言胜金玉,佩服无失坠。
昔为凤阁郎,今为二千石。
自觉不如今,人言不如昔。
昔虽居近密,终日多忧惕。
有诗不敢吟,有酒不敢吃。
今虽在疏远,竟岁无牵役。
饱食坐终朝,长歌醉通夕。
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
先务身安闲,次要心欢适。
事有得而失,物有损而益。
所以见道人,观心不观迹。
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
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
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
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
赫赫显族,冠盖峨峨。葛延王室,蔹蔓帝家。
如地之岳,如天之河。爰有韩生,体德逶迤。
玉质含章,圭白无瑕。庇岳之崇,荫林之华。
朝游龙泉,夕栖凤柯。同宿望舒,参辔羲和。
弘曜日月,不荣若何。时不久留,日月其除。
玄景嗟跎,忽沦桑榆。惜此寸阴,念彼白驹。
昔齐骥踪,今则异涂。我顿吴坂,子亨天衢。
尔足既骏,尔御亦殊。顾我驽蹇,能不踟蹰。
取譬草木,假喻龙鱼。松以冬凋,兰以春芳。
龙升在云,鱼沈于梁。大地未缀,华秀梓旁。
倾质惠风,晞采朝阳。烬微难炽,根朽不长。
爓不自烛,荣于何望。幽室谁照,冀子馀光。
馀光不照,怨在贫妇。谷风遗旧,伐木敦友。
嗟嗟人间,一薄一厚。时无展季,臧文何咎。
萧生既没,谁与结绶。摄余衣冠,归守丘阜。
平生之要,不忘在久。枉尔结驷,轼我垄亩。
《赠韩德真诗四章》【魏晋·曹摅】赫赫显族,冠盖峨峨。葛延王室,蔹蔓帝家。如地之岳,如天之河。爰有韩生,体德逶迤。玉质含章,圭白无瑕。庇岳之崇,荫林之华。朝游龙泉,夕栖凤柯。同宿望舒,参辔羲和。弘曜日月,不荣若何。时不久留,日月其除。玄景嗟跎,忽沦桑榆。惜此寸阴,念彼白驹。昔齐骥踪,今则异涂。我顿吴坂,子亨天衢。尔足既骏,尔御亦殊。顾我驽蹇,能不踟蹰。取譬草木,假喻龙鱼。松以冬凋,兰以春芳。龙升在云,鱼沈于梁。大地未缀,华秀梓旁。倾质惠风,晞采朝阳。烬微难炽,根朽不长。爓不自烛,荣于何望。幽室谁照,冀子馀光。馀光不照,怨在贫妇。谷风遗旧,伐木敦友。嗟嗟人间,一薄一厚。时无展季,臧文何咎。萧生既没,谁与结绶。摄余衣冠,归守丘阜。平生之要,不忘在久。枉尔结驷,轼我垄亩。
https://shici.929r.com/shici/vmCd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