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蛩四壁冷啾啾,寂静长空众籁收。
何处一声初弄笛,有人万里独悲秋。
馀音嘹亮桓伊曲,曙色凄凉赵嘏楼。
不尽江山摇落感,碧云如水满天流!
寒蛩四壁冷啾啾,寂静长空众籁收。
何处一声初弄笛,有人万里独悲秋。
馀音嘹亮桓伊曲,曙色凄凉赵嘏楼。
不尽江山摇落感,碧云如水满天流!
这首诗《闻笛》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听到笛声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自然景色的感慨。
首联“寒蛩四壁冷啾啾,寂静长空众籁收”以寒蛩(即蟋蟀)的叫声和夜空的寂静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深秋夜晚的冷寂氛围。寒蛩的叫声在墙壁间回响,显得格外凄冷,而天空中所有的声音似乎都已收敛,只剩下这份孤寂的静谧。
颔联“何处一声初弄笛,有人万里独悲秋”则将焦点转向那声突然响起的笛声。在如此寂静的夜晚,这笛声仿佛从遥远的地方传来,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笛声是孤独的,它在万里的空间里回荡,引发了一个远在他乡的人对秋天的哀愁。
颈联“馀音嘹亮桓伊曲,曙色凄凉赵嘏楼”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这里提到的“桓伊曲”和“赵嘏楼”,分别借用了历史人物桓伊的笛曲和诗人赵嘏的诗句,来象征笛声的悠扬和情感的深沉。笛声如同桓伊的曲调一样嘹亮,却在黎明前的曙光中显得更加凄凉,仿佛赵嘏楼上的景象一般,充满了淡淡的哀愁。
尾联“不尽江山摇落感,碧云如水满天流”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面对着自然界的变迁,诗人不禁生发出对江山易主、世事无常的感慨。碧云如同流动的水,满天铺展,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诗人内心情感的波澜起伏。整首诗通过对笛声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悲欢的深刻感悟。
回风带雨,冻涩漏声悄。
小窗照影虚白,几误邻鸡报。
千树天花绽了。
鹄立通明晓。
眼空八表。
宫袍带月,醉里应迷灞陵道。
风静琼林翠沼。
片片随春到。
吟鞯十里新堤,怪四山青老。
玉唾珠尘怕扫。
句冷池塘草。
白天寒蛟。
飞琼何在,梦觅梨云度仙岛。
玉润金明。
记曲屏小几,翦叶移根。
经年汜人重见,瘦影娉婷。
雨带风襟零乱,步云冷、鹅筦吹春。
相逢旧京洛,素靥尘缁,仙掌霜凝。
国香流落恨,正冰铺翠薄,谁念遗簪。
水天空远,应念矾弟梅兄。
渺渺鱼波望极,五十弦、愁满湘云。
凄凉耿无语,梦入东风,雪尽江清。
濯锦桥边月,几度照中秋。
年年此夜清景,伴我与君游。
万里相随何处,看尽吴波越嶂,更向古徐州。
应为霜髯老,西望倚黄楼。
天如水,云似扫,素魂流。
不知今夕何夕,相对语羁愁。
故国归来何事,记易南枝惊鹊,还对玉蟾羞。
踏尽疏桐影,更复为君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