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先惊蛰暗经春,野老传闻果是真。
黑雨连旬复连月,绿莓侵榻又侵人。
静煨牛火支寒骨,动借渔蓑覆病身。
最惜东溪老田父,杏花时节不成畇。
雷先惊蛰暗经春,野老传闻果是真。
黑雨连旬复连月,绿莓侵榻又侵人。
静煨牛火支寒骨,动借渔蓑覆病身。
最惜东溪老田父,杏花时节不成畇。
这首《苦雨》由明代诗人释今帾所作,描绘了长时间连绵不断的雨水给人们带来的困扰与不便。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风雨与人间生活的紧密联系。
首句“雷先惊蛰暗经春”,开篇即以雷声预示着惊蛰节气的到来,暗含春日的生机与活力,然而这生机却被随后的连日阴雨所掩盖,引出下文对雨水的描述。
“野老传闻果是真”一句,通过老农的口述证实了雨水的真实存在,也暗示了雨水对农事的影响,为后文的进一步描写埋下伏笔。
“黑雨连旬复连月,绿莓侵榻又侵人”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雨水的连续不断,以及雨水对环境的侵蚀,莓苔在潮湿的环境中迅速生长,不仅侵染了床榻,甚至影响到了人的生活。
“静煨牛火支寒骨,动借渔蓑覆病身”则将视角转向了人物的生活状态,通过“煨牛火”和“借渔蓑”这两个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恶劣天气下的生存方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坚韧。
最后,“最惜东溪老田父,杏花时节不成畇”表达了诗人对东溪老农的深切同情,杏花盛开的季节本应是农事繁忙之时,但连绵的雨水使得老农无法耕作,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劳与自然力量之间冲突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是一首具有深刻人文关怀的作品。
东莞为著姓,奕代皆隽哲。
强学取科第,名声尽孤揭。
自为方州来,清操称凛冽。
唯写坟籍多,必云清俸绝。
宣毫利若风,剡纸光于月。
札吏指欲胼,万通排未阕。
楼船若夏屋,欲载如垤㙞。
转徙入吴都,纵横碍门闑。
缥囊轻似雾,缃帙殷于血。
以此为基构,将斯用贻厥。
重于通侯印,贵却全师节。
我爱参卿道,承家能介洁。
潮田五万步,草屋十馀楶。
微宦不能去,归来坐如刖。
保兹万卷书,守慎如羁绁。
念我曾苦心,相逢无间别。
引之看秘宝,任得穷披阅。
轴闲翠钿剥,签古红牙折。
帙解带芸香,卷开和桂屑。
枕兼石锋刃,榻共松疮疖。
一卧寂无諠,数编看尽彻。
或携归廨宇,或把穿林樾。
挈过太湖风,抱宿支硎雪。
如斯未星纪,悉得分毫末。
剪除幽僻薮,涤荡玄微窟。学海正狂波,予头向中■。
圣人患不学,垂诫尤为切。苟昧古与今,何殊瘖共?。
昔之慕经史,有以佣笔札。
何况遇斯文,借之不曾辍。
吾衣任縠纑,吾食甘糠覈。
其道苟可光,斯文那自伐。
何竹青堪杀,何蒲重好截。
如能盈兼两,便足酬饥渴。
有此竞苟荣,闻之兼可哕。
东皋耨烟雨,南岭提薇蕨。
何以谢徐君,公车不闻设。
《二游诗·其一徐诗》【唐·皮日休】东莞为著姓,奕代皆隽哲。强学取科第,名声尽孤揭。自为方州来,清操称凛冽。唯写坟籍多,必云清俸绝。宣毫利若风,剡纸光于月。札吏指欲胼,万通排未阕。楼船若夏屋,欲载如垤㙞。转徙入吴都,纵横碍门闑。缥囊轻似雾,缃帙殷于血。以此为基构,将斯用贻厥。重于通侯印,贵却全师节。我爱参卿道,承家能介洁。潮田五万步,草屋十馀楶。微宦不能去,归来坐如刖。保兹万卷书,守慎如羁绁。念我曾苦心,相逢无间别。引之看秘宝,任得穷披阅。轴闲翠钿剥,签古红牙折。帙解带芸香,卷开和桂屑。枕兼石锋刃,榻共松疮疖。一卧寂无諠,数编看尽彻。或携归廨宇,或把穿林樾。挈过太湖风,抱宿支硎雪。如斯未星纪,悉得分毫末。剪除幽僻薮,涤荡玄微窟。学海正狂波,予头向中■。圣人患不学,垂诫尤为切。苟昧古与今,何殊瘖共?。昔之慕经史,有以佣笔札。何况遇斯文,借之不曾辍。吾衣任縠纑,吾食甘糠覈。其道苟可光,斯文那自伐。何竹青堪杀,何蒲重好截。如能盈兼两,便足酬饥渴。有此竞苟荣,闻之兼可哕。东皋耨烟雨,南岭提薇蕨。何以谢徐君,公车不闻设。
https://shici.929r.com/shici/vseCGNAhq.html
晚登西宝刹,晴望东精舍。
反照转楼台,辉辉似图画。
冰浮水明灭,雪压松偃亚。
石阁僧上来,云汀雁飞下。
西京闹于市,东洛闲如社。
曾忆旧游无,香山明月夜。
旧居清渭曲,开门当蔡渡。
十年方一还,几欲迷归路。
追思昔日行,感伤故游处。
插柳作高林,种桃成老树。
因惊成人者,尽是旧童孺。
试问旧老人,半为绕村墓。
浮生同过客,前后递来去。
白日如弄珠,出没光不住。
人物日改变,举目悲所遇。
回念念我身,安得不衰暮。
朱颜销不歇,白发生无数。
唯有山门外,三峰色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