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金碧出崭岩,满院岚烟滴桧杉。
纵步恍疑腾汗漫,回头已自隔尘凡。
灵泉有窍通仙脉,佛塔何年閟石函。
风景阅来殊未遍,马头山色日将衔。
上方金碧出崭岩,满院岚烟滴桧杉。
纵步恍疑腾汗漫,回头已自隔尘凡。
灵泉有窍通仙脉,佛塔何年閟石函。
风景阅来殊未遍,马头山色日将衔。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灵谷寺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宗教氛围的赞美。首句“上方金碧出崭岩”,以金碧辉煌的色彩和峭拔的山岩勾勒出灵谷寺的庄严与雄伟。接着,“满院岚烟滴桧杉”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院周围云雾缭绕、松柏滴翠的幽静景象。
“纵步恍疑腾汗漫,回头已自隔尘凡”两句,表达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仙境,远离尘世的纷扰,心灵得到了极大的净化与宁静。接下来,“灵泉有窍通仙脉,佛塔何年閟石函”则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神秘与神圣,暗示着这里不仅有自然之美的吸引,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宗教意义。
最后,“风景阅来殊未遍,马头山色日将衔”两句,既是对游览过程的总结,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留恋。整首诗通过对灵谷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宗教和谐共存的美好向往,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山水田园之美的独特审美情趣。
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
领取青天并入来,和月和天都蘸湿。
天既爱酒自古传,月不解饮真浪言。
举杯将月一口吞,举头见月犹在天。
老夫大笑问客道,月是一团还两团。
酒入诗肠风火发,月入诗肠冰雪泼。
一杯未尽诗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
焉知万古一骸骨,酌酒更吞一团月。
银鱼色如银,竹鱼色如竹。
渭川千亩秀可掬,都将染成一身绿。
鱼生竹溪中,家在竹根菱荇丛。
昼餐竹叶与竹米,夜饮竹露吹竹风。
前身王子猷,今身赤鲩公。
只知爱竹判却命,化作此君苍雪容。
渔翁夜傍竹溪宿,鱼惊钓丝冰底缩。
朝来钓得水苍玉,先生笑扪藜苋腹。
我来秋浦政逢秋,梦里曾来似旧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著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