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鱼色如银,竹鱼色如竹。
渭川千亩秀可掬,都将染成一身绿。
鱼生竹溪中,家在竹根菱荇丛。
昼餐竹叶与竹米,夜饮竹露吹竹风。
前身王子猷,今身赤鲩公。
只知爱竹判却命,化作此君苍雪容。
渔翁夜傍竹溪宿,鱼惊钓丝冰底缩。
朝来钓得水苍玉,先生笑扪藜苋腹。
银鱼色如银,竹鱼色如竹。
渭川千亩秀可掬,都将染成一身绿。
鱼生竹溪中,家在竹根菱荇丛。
昼餐竹叶与竹米,夜饮竹露吹竹风。
前身王子猷,今身赤鲩公。
只知爱竹判却命,化作此君苍雪容。
渔翁夜傍竹溪宿,鱼惊钓丝冰底缩。
朝来钓得水苍玉,先生笑扪藜苋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银鱼和竹鱼颜色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渭川千亩秀可掬,都将染成一身绿"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自然界中生命与环境融为一体的美好状态。
"鱼生竹溪中,家在竹根菱荇丛"这两句,通过鱼生活在竹林之中的形象,传递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生活状态。"昼餐竹叶与竹米,夜饮竹露吹竹风"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生存方式的诗意化。
接下来的"前身王子猷,今身赤鲩公。只知爱竹判却命,化作此君苍雪容"几句,通过对前世今生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尤其是竹子的深厚情感,以及这种情感超越生死的力量。
最后两句"渔翁夜傍竹溪宿,鱼惊钓丝冰底缩。朝来钓得水苍玉,先生笑扪藜苋腹"则描绘了一个渔夫在竹溪边夜宿,捕捉到美丽珍珠的场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共同体的赞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流畅的笔触,传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以及诗人对大自然无限的热爱和敬仰。
刺舟溯长游,夹岸皆良田。
良田茁来牟,绿针已葱芊。
时雨未沾渥,终风更拂旃。
土脉日以燥,安得生意鲜。
矧无三白兆,徒赋云汉萹。
瞻彼农夫勤,使我忧心煎。
所忧麦秋歉,二釜缺饼饘。
兼愁粱与稷,播种期或愆。
通急虽有术,救十于百千。
曷如逢嘉岁,比户衣食全。
德薄灾屡臻,予咎奚辞焉。
敢云古常有,或诿气数然。
宵衣展转思,废食以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