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舟溯长游,夹岸皆良田。
良田茁来牟,绿针已葱芊。
时雨未沾渥,终风更拂旃。
土脉日以燥,安得生意鲜。
矧无三白兆,徒赋云汉萹。
瞻彼农夫勤,使我忧心煎。
所忧麦秋歉,二釜缺饼饘。
兼愁粱与稷,播种期或愆。
通急虽有术,救十于百千。
曷如逢嘉岁,比户衣食全。
德薄灾屡臻,予咎奚辞焉。
敢云古常有,或诿气数然。
宵衣展转思,废食以忘眠。
刺舟溯长游,夹岸皆良田。
良田茁来牟,绿针已葱芊。
时雨未沾渥,终风更拂旃。
土脉日以燥,安得生意鲜。
矧无三白兆,徒赋云汉萹。
瞻彼农夫勤,使我忧心煎。
所忧麦秋歉,二釜缺饼饘。
兼愁粱与稷,播种期或愆。
通急虽有术,救十于百千。
曷如逢嘉岁,比户衣食全。
德薄灾屡臻,予咎奚辞焉。
敢云古常有,或诿气数然。
宵衣展转思,废食以忘眠。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农事的深切关怀与忧虑。首句“刺舟溯长游,夹岸皆良田”开篇即展现了一幅广阔而宁静的田园画卷,诗人乘舟沿河而行,两岸皆是肥沃的农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良田茁来牟,绿针已葱芊”进一步描绘了农田中麦苗生长的茂盛状态,绿油油的麦苗如同细密的针尖,充满活力。
然而,好景不长,诗人随即表达了对天气变化和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担忧。“时雨未沾渥,终风更拂旃。土脉日以燥,安得生意鲜。”雨水不足,大风频吹,土地日渐干燥,使得农作物的生长受到威胁,生机显得稀少。紧接着,“矧无三白兆,徒赋云汉萹”更是表达了对连续无雪的担忧,预示着可能的干旱,使得诗人不禁感叹,即使赋诗赞美,也无法改变现实的困境。
诗人特别关注的是麦子的生长情况,担心即将到来的夏季可能会导致麦收歉收,进而影响到百姓的粮食供应。“瞻彼农夫勤,使我忧心煎。所忧麦秋歉,二釜缺饼饘。”他看到了辛勤耕作的农夫,内心充满了忧虑,特别是对于麦子在秋季的产量,担心这将直接影响到家家户户的粮食储备。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面对这种困境时的无奈与反思。“通急虽有术,救十于百千。曷如逢嘉岁,比户衣食全。”虽然有办法应对紧急情况,但救助的人数有限,不如遇到丰年,让每户人家都能衣食无忧。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自己的德行不足以避免灾害频繁发生,无法找到合理的解释或借口。“德薄灾屡臻,予咎奚辞焉。敢云古常有,或诿气数然。”他自省自己的德行不足以阻止灾难的降临,只能无奈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农业生产和民生问题的深切关怀,以及在面对自然与社会挑战时的无力感和反思。
杨柳河桥维客舟,送君此去忆重游。
青霄双阙连云起,五月沧江带雪流。
岭外简书前日至,湘南兵革几时收。
羁怀早已无聊赖,凭寄新诗过石头。
衮衮閒愁集,堂堂急景迁。
残冬惟一月,旅寓向三年。
霜入丝莼美,风掀锦树鲜。
义山通鸟道,禾水涨蛟涎。
雨泣鸣蛩地,云愁过雁天。
川光寒不动,兵气惨相缠。
海上霞生燧,城边月应弦。
疮痍浑未息,疾疠恐相煽。
陇亩迟三白,山林负一廛。
感时何及矣,抚事独凄然。
瞻落传新令,家贫食旧编。
依人惭野燕,恋子剧饥鸢。
席破门悬雨,庖空井閟烟。
种山仍畏虎,蹐地秪怜蚿。
出感关途梗,居愁赋调煎。
鹿门那可问,桃水径须沿。
未必弦真绝,虚疑笔可捐。
东风如解冻,南客且栖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