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叹飘零万里身,尊前相见即相亲。
黄花翠竹来江外,紫蟹银鱼出海滨。
雁度石门云气近,乌啼金井露花新。
不辞令节成欢醉,总是登高能赋人。
莫叹飘零万里身,尊前相见即相亲。
黄花翠竹来江外,紫蟹银鱼出海滨。
雁度石门云气近,乌啼金井露花新。
不辞令节成欢醉,总是登高能赋人。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九日追和虞太史韵东徐佥宪叔明》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首句“莫叹飘零万里身”,以劝慰开篇,即使身处异乡,漂泊万里,也不应过于感叹孤独;“尊前相见即相亲”则强调了酒席前的相聚之欢,朋友间的亲近之情。
接下来,“黄花翠竹来江外,紫蟹银鱼出海滨”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黄菊、翠竹、紫蟹、银鱼等意象,展现了丰收的季节和自然的美好,也暗含着生活的富饶与惬意。
“雁度石门云气近,乌啼金井露花新”通过大雁南飞、乌鸦报晓的意象,寓言时光流转,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共度佳节的欢乐时光,以及对新的一天充满期待的心情。
最后两句“不辞令节成欢醉,总是登高能赋人”点题,诗人表示在重阳节这个登高赋诗的传统节日里,他们愿意忘却烦恼,尽情欢饮,因为都是擅长作诗的人,这样的聚会更显文人雅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又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节日的庆祝。
文章盛自元和间,谁其杰者柳与韩。
二公秋鹗擅神俊,天使侧翅摧誇谩。
卷收万象付寂默,神怪鬼篡皆殚残。
诗书并驰可终古,岂止唐世论不刊。
陋儒睢盱百年后,掺笔仡仡愁脾肝。
问津谁当语博望,初步竟笑非邯郸。
纷纷缃缥洒飞砾,埋没理诣非一端。
之子清才如振绮,绿发照春容激丹。
乡评旧许擅螺水,文战曾是鏖桑乾。
自云从事二公者,用意能到众所难。
新诗遗我章江曲,百首洗出青琅玕。
苍梧云生逼齿润,溟海月借吹衣寒。
由来青萍止三尺,天末斗牛曾上干。
流尘不隔自为快,宁与折铁论凄酸。
何由鞭鲸肃吾驾,看子切云重整冠。
醉侣今何在,寒灯倍黯然。
却应听雨梦,犹是散花天。
老境不自得,客程谁我怜。
晓钟催去路,明日又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