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腊月朔日纪怀十八韵》
《腊月朔日纪怀十八韵》全文
明 / 刘崧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衮衮閒愁集,堂堂急景迁。

残冬惟一月,旅寓向三年。

霜入丝莼美,风掀锦树鲜。

义山通鸟道,禾水涨蛟涎。

雨泣鸣蛩地,云愁过雁天。

川光寒不动,兵气惨相缠。

海上霞生燧,城边月应弦。

疮痍浑未息,疾疠恐相煽。

陇亩迟三白,山林负一廛。

感时何及矣,抚事独凄然。

瞻落传新令,家贫食旧编。

依人惭野燕,恋子剧饥鸢。

席破门悬雨,庖空井閟烟。

种山仍畏虎,蹐地秪怜蚿。

出感关途梗,居愁赋调煎。

鹿门那可问,桃水径须沿。

未必弦真绝,虚疑笔可捐。

东风如解冻,南客且栖玄。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腊月朔日纪怀十八韵》描绘了诗人身处困境中的深深忧虑和感慨。首联“衮衮閒愁集,堂堂急景迁”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时光流逝中积累的愁绪。接下来,诗人通过“残冬”、“旅寓”等词,揭示了自己的漂泊生活和岁月的短暂。

颔联“霜入丝莼美,风掀锦树鲜”借物抒情,以美食和美景反衬生活的艰辛,暗示了战乱带来的影响。颈联进一步渲染环境的凄凉,“雨泣鸣蛩地,云愁过雁天”,秋雨、鸣蛩和孤雁都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哀愁。

“川光寒不动,兵气惨相缠”写出了战乱带来的阴霾,以及对未来的担忧。“海上霞生燧,城边月应弦”描绘了战争烽火连天的景象,表达诗人对和平的渴望。接着,诗人感叹民生疾苦,“疮痍浑未息,疾疠恐相煽”,流露出对百姓苦难的深深同情。

尾联诗人表达了对归隐的愿望,“鹿门那可问,桃水径须沿”,然而现实艰难,只能寄希望于未来。“未必弦真绝,虚疑笔可捐”暗示自己虽处境困顿,但仍试图以诗文排遣愁绪。最后,以“东风如解冻,南客且栖玄”收束,寄托对春天和安宁的期盼。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面对战乱和个人困境时的无奈与悲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刘崧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寓乾明观·其三

多谢老弥明,金芽石鼎烹。

一瓯浮雪白,两腋觉风清。

齿颊回真味,诗联悟道情。

北窗高卧处,魂梦到蓬瀛。

(0)

诗谒按察疏斋赐贱号二大字赋诗以谢

幸披云雾睹青天,尽道山人有宿缘。

得坐春风才半日,胜居尘世已千年。

槎枯许到银河畔,葭老容依玉树边。

两字光芒关不住,私心犹敢觅新篇。

(0)

奉和御制重阳五七言诗·其一

宸居瑞霭重,阊阖正来风。

憀慄惊秋气,丰穰美岁功。

晓烟篱菊嫩,霄露畹兰红。

重九登高会,欢娱处处同。

(0)

密直任学士知益州

玉垒求贤牧,金门辍近臣。

龙荒使传远,鸡省命书新。

殿柱题名久,刀州入梦频。

悬鱼喧旧政,叱驭继芳尘。

珠履平原客,壶浆左蜀人。

北堂牵远念,南诏抚殊邻。

宴榭峨眉雪,歌筵濯锦春。

乐章传辩士,卜肆访逋民。

幕府觞无算,池塘思有神。

知谁预交辟,空羡吐车茵。

(0)

故比部李郎中挽歌四首·其二

睦族衣无主,传家鼎有铭。

沙堤连里巷,玉树接阶庭。

北海樽常满,西山药不灵。

肯堂归棣萼,含笑入泉扃。

(0)

书怀寄刘五

风波名路壮心残,三径荒凉未得还。

病起东阳衣带缓,愁多骑省鬓毛斑。

五年书命尘西阁,千古移文愧北山。

独忆琼枝苦霜霰,清樽岁晏强酡颜。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