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名路壮心残,三径荒凉未得还。
病起东阳衣带缓,愁多骑省鬓毛斑。
五年书命尘西阁,千古移文愧北山。
独忆琼枝苦霜霰,清樽岁晏强酡颜。
风波名路壮心残,三径荒凉未得还。
病起东阳衣带缓,愁多骑省鬓毛斑。
五年书命尘西阁,千古移文愧北山。
独忆琼枝苦霜霰,清樽岁晏强酡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个人的沉重感慨。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个人生活状况的反映,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怀才不遇的情怀。
首句“风波名路壮心残”表明在风起浪涌、声名狼藉的社会中,诗人虽然壮志未酬,但心力交瘁,精神上已感疲惫。接着“三径荒凉未得还”则写出了诗人所居之地荒凉、萧瑟,并且长久以来一直如此,没有改善的迹象。
第三句“病起东阳衣带缓”描绘了诗人因病而起,身穿宽松的衣物,反映出生活上的不易和个人健康状况的不佳。紧接着“愁多骑省鬓毛斑”则透露了诗人的烦恼和忧虑之重,以至于头发早白,形象地表达了心中的哀愁。
中间两句“五年书命尘西阁,千古移文愧北山”,是对个人学业的反思。诗人在这段时间里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对于不能为世人留下经典之作感到羞愧和自责。
末尾两句“独忆琼枝苦霜霰,清樽岁晏强酡颜”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在寂寞的年华里,以酒来慰藉自己。这里的“琼枝”指的是远方的朋友,而“霜霰”象征着艰难和磨难。最后,诗人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但这种行为更多是无奈之下的自我安慰。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感伤与怀旧的情绪,是对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生命力的不懈追求。
万里既无归,何妨更万里。
西行绝太荒,犹是乾坤裹。
古人驰异域,战伐功可纪。
蝎来战伐余,乱丝待君理。
弱肉供强食,仍岁饱封豕。
昨日是前生,今日生之始。
伤禽怯鸣弓,闻筝亦惊起。
幽囚别太阳,对烛聊小喜。
养民如养狙,宁复矜鞭棰。
人狙两忘猜,宛转随所使。
火云生马头,冰月出马尾。
手挽昆仑波,先为洗泥滓。
葱岭在天半,东望万山底。
一发酒泉城,故人应在此。
薄技缪投鼯鼠,颛蒙继祝螟蛉。
伯仲常眉最白,交游籍眼殊青。
孤烛寒光并舍,高槐绿荫连屏。
千里误腾快足,九霄专养修翎。
调熟曲翻别引,鼓多刃发新铏。
迟回苍璧酬价,展转丹砂乞灵。
独对可陈董策,晚收尚负梁经。
岁俭陶瓶屡罄,德馨颜巷初铭。
荏苒年翁渐迫,吾伊夜子曾停。
极否终丁泰运,后凋不博秋零。
芸阁香浮书带,风雩响泛铎铃。
骑鹤几缠万贯,解龟续换双瓶。
紫气腰间剑室,黄云马首旗亭。
咨目送迎例断,遥心带鹤前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