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连旬雨,城东一尺泥。
肩舆行辙兀,据板坐犹攲。
鸟语如相问,松声似见嗤。
平生说高尚,何事送迎为。
海上连旬雨,城东一尺泥。
肩舆行辙兀,据板坐犹攲。
鸟语如相问,松声似见嗤。
平生说高尚,何事送迎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的《送管宪出城》。诗中描绘了海边连续多日下雨,导致城东道路湿滑,行路十分艰难的情景。诗人乘坐肩舆(人力抬的小轿)在深深的泥泞中行走,即使倚着车板仍感到摇摆不稳。周围的鸟儿鸣叫,仿佛在询问他的境况,而松树的声响似乎也在嘲笑他的狼狈。
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反思自己的人生追求,自嘲平日里口头上崇尚高尚,如今却不得不为了送别朋友而出城,陷入世俗的应酬之中。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自我反省,表达了诗人对人世纷扰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微妙揭示。
正朱华照海,带碧瓦、参差楼阁。
故台更高,无风花自落。一梦非昨。
过眼千红尽,去来歌舞,怨粉轻衣薄。
青山客路鸪啼恶。泪断香绵,灯收雨箔。
颓然旧游城郭。尚幢幢日盖,残霸天邈。川盘岭礴。
算孤根易托。顿有离家恨,何处著。争枝又闹群雀。
似依依念定,惹茸曾约。芳韶好、柳黄初啄。
得知道、一样天涯化絮,到头漂泊。
山中事、分付榴萼。笑燕子、尚恋西园夜,春归未觉。
瓜渚烟消,芜城月冷,何年重与清游。
对妆台明镜,欲说还羞。
多少东风过了,去缥缈、何处勾留。
都非旧,君还记否,吹梦西洲。悠悠。
芳辰转眼,谁料到而今,尽日楼头。
念渡江人远,侬更添忧。
天际音书久断,还望断、天际归舟。
春回也、怎能教人,忘了闲愁。
近尊前、一声河满,声吞和泪肠热。
十年花事伶俜甚,禁得綵幡摧折。风雨咽。
为已断鹃魂,苦忆啼时血。情天一发。
念芳约俱寒,坠欢何望,曲怨玉笺裂。
花落后,无那佳人又别。胭脂犹有残雪。
天涯忍此春消息,不是众芳消歇。千万结。
剩弱线衰杨,青眼堪愁绝。倡条冶叶。
问底事干卿,一池吹皱,持恨与谁说。
暮烟团阵。收飞骑、空槽争报秋讯。
万蹄寒影动星光,莝久添灯烬。正野树、新黄乱陨。
垂缰磨损天闲印。
听嚼齧声残,又却顾丝鞭,冷落刍豆羞认。
当日奋鬣龙沙,一心功就,玉鞯归去安稳。
半筐衰草误雄姿,况短辕频困。笑帐外、霜华自忍。
金台声价飘零尽。
问夜阑、西风里,可有孙阳,暗怜神骏。
拂拭琴丝,徘徊镜槛,与花俱老。
单衫泥酒,片月入侬怀抱。
向空梁、数残漏声,故心待寄绵绵道。
者风吹笑语,望中还是,天涯芳草。春杳。家山好。
剩晚唱樵歌,倦云淼淼。知音不见,枉忆旗亭年少。
似行人、攀折去时,断肠柳外迷晚照。
恁荒凉、目送遥鸿,又说飞难到。
我已飘零后。向天涯、何堪重忆,凤城尊酒。
不分推排成老辈,恁许莺花依旧。
休采撷、江南红豆。
谁说芭蕉坚固树,只生生,种得相思够。
诗句枉,故人口。君知作达观空否。
问往日、云愁海思,先生乌有。
一剑年年磨不厌,潦倒健儿身手。
空赢得、花前敛袖。
书札长安都冷落,怕西山,也似人消瘦。
堆案是、楞伽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