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冬积雨春仍似,地震昼昏殊可怜。
南下奏书方几捷,北来消息又三边。
乞山不断忧时感,脱屣终抛住世缘。
最苦斯生无酒量,末由长醉谢焦煎。
自冬积雨春仍似,地震昼昏殊可怜。
南下奏书方几捷,北来消息又三边。
乞山不断忧时感,脱屣终抛住世缘。
最苦斯生无酒量,末由长醉谢焦煎。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俊在甲申年冬天记录的一次地震事件。诗中描绘了连续降雨直至春天,天气异常阴沉的情景,以及地震带来的昼间昏暗,展现了自然现象对人们心理的强烈冲击。
“自冬积雨春仍似”,开篇即点明了连续的雨水从冬季一直持续到春季,暗示了气候的异常。接着,“地震昼昏殊可怜”一句,通过“昼昏”和“可怜”两个词,形象地描绘了地震发生时,原本明亮的白天变得昏暗,给人以极大的不适和同情。
“南下奏书方几捷,北来消息又三边。”这两句则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事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关注。一方面,南方传来的好消息让人感到些许欣慰;另一方面,北方传来的消息却令人忧虑,暗示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
“乞山不断忧时感,脱屣终抛住世缘。”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他渴望能够找到一个避世之所,远离尘嚣,但又无法摆脱对时局的忧虑,表达了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最后,“最苦斯生无酒量,末由长醉谢焦煎。”诗人感叹自己无法通过饮酒来排解内心的痛苦和焦虑,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力感和对解脱方式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也有对社会时局的忧虑,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春事浑如客。趁新晴、花骢骄骏,纻衫轻窄。
腊瓮初倾光欲动,笑把黄甘旋擘。
更喜得、酒朋诗敌。
陶写襟怀觞咏里,似风流、王谢当年集。
忘尔汝,任争席。疏帘画舫梅妆白。
看斜阳、波心镜面,照伊颜色。
缥缈笙歌天上谱,一刻千金莫惜。
谁信道、高楼占得。
柳外暝烟人去也,但月钩、冷浸阑干湿。
知过了,几寒食。
塞楼吹断梅花,晓风瑟瑟添凄咽。
关河万里,烟尘四野,眼前都别。
击楫功名,椎锋意气,是人都说。
问周郎何日,小乔到手,为君赋,酹江月。
休把愁肠暗结。又相将、鲁云书节。
锦围放密,金樽任满,歌声莫歇。
赢得朝朝,半醒半醉,佯痴佯劣。
尽瞢腾,深入无何,管甚须鬓成雪。
六丁开两壁,不知始何年。
中间一崆峒,可为几客延。
我来拂石坐,倾耳听潺湲。
古榕蔽天罅,一瀑穿峡悬。
四时宿雨露,亭午饮虹烟。
神公忽震怒,想将潜蛟鞭。
至今空山惊,莽草连飞泉。
宜调松琴操,更闻铁笛传。
山僧避侬赋,饮溜枕苔眠。
兴怀内讧日,鼎鼎百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