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鸟忽惊鸣,众鸟高下噪。
飘风自南至,汹汹结阴瀑。
须臾江涛翻,石裂巨木倒。
禾麻安愗论,畦陇漭若扫。
苍天本好仁,孰使风伯暴。
有叟重咨嗟,吾年行已耄。
此风未尝见,神理所诫告。
我因谕彼侬,天地广覆焘。
噫气亦偶然,何必泥应报。
掉头不吾顾,植杖复悲悼。
一鸟忽惊鸣,众鸟高下噪。
飘风自南至,汹汹结阴瀑。
须臾江涛翻,石裂巨木倒。
禾麻安愗论,畦陇漭若扫。
苍天本好仁,孰使风伯暴。
有叟重咨嗟,吾年行已耄。
此风未尝见,神理所诫告。
我因谕彼侬,天地广覆焘。
噫气亦偶然,何必泥应报。
掉头不吾顾,植杖复悲悼。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从一个小小的惊鸟鸣叫开始,逐渐演变为狂风暴雨,席卷了整个大地。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风暴对自然环境的剧烈影响:江水翻腾,石裂木倒,农田被夷为平地,一片荒芜。然而,在这破坏与混乱之中,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和敬畏之情。
“苍天本好仁,孰使风伯暴。”这两句诗揭示了诗人对自然现象背后力量的思考,认为上天本性仁慈,不应让风伯如此肆虐。接着,诗人通过一位老者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了这场风暴的罕见性和对自然秩序的挑战,以及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最后,诗人以“天地广覆焘”表达对天地广阔包容性的感慨,认为自然界的变动虽偶然而不可预测,但不应过分执着于寻求因果报应。这种超然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壮丽与震撼,更蕴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探索。
息躬衡门下,游好在六经。
丘中列万木,风起皆金声。
山林有殊观,耳目无远营。
清晨屏荒翳,躧屣当前楹。
鸟耕思有岁,熊经希养生。
游心极罔象,顿足游大庭。
旷士恒抱朴,宵人若怀永。
或偶苏门啸,暂返南阳耕。
龙蠖本殊性,鹪鴳岂谐征。
兹乐庶不忘,烱然垂丹青。
缘蹊路方涩,寻异景屡延。
凝思瞩幽岩,朗咏溯长川。
青莲敞妙界,璧月鉴华泉。
宝树无重影,金轮不复圆。
依微想台榭,出没怅云烟。
羽人绝髣髴,员峤徒空筌。
归寂竟何感,抚化弥泫然。
六龙倘可顿,为我挥虞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