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陈公彦推官登峨嵋亭》
《同陈公彦推官登峨嵋亭》全文
宋 / 郭祥正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新亭彼谁搆,名因翰林揭。

惟南极空旷,朗咏佳兴发。

倾盖忘形骸,辄莫叹华发。

归帆天外低,渡鸟云端没。

中原峥嵘际,天堑限楚越。

宁知承平来,但见山花歇。

君相方圣贤,胡为念京阙。

但穷林泉乐,蹑屐上崷崒。

酒量孰先降,樽罍未云竭。

欲寻太白坟,草间迷断碣。

神交无古今,清风来飘忽。

征辔还催人,东峰挂寒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峨嵋亭登高望远的情景,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追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新亭”、“南极”、“归帆”、“渡鸟”、“山花”等,营造出一幅壮丽而宁静的画面。

首句“新亭彼谁构,名因翰林揭”,点明了亭子的来历,由翰林命名,暗示了其文化背景和历史地位。接着“惟南极空旷,朗咏佳兴发”两句,通过描写开阔的视野和清朗的吟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倾盖忘形骸,辄莫叹华发”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即使年华老去也不觉遗憾。接下来的“归帆天外低,渡鸟云端没”描绘了远处的景色,帆船在天边显得渺小,飞鸟在云层中消失,展现出辽阔的天空和大海的壮丽。

“中原峥嵘际,天堑限楚越”两句,通过对比中原的险峻与楚越之间的天然屏障,表达了对国家疆域的感慨。随后“宁知承平来,但见山花歇”两句,描述了和平时期的景象,山花凋谢,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

“君相方圣贤,胡为念京阙”两句,表达了对君主的尊敬和对京城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政治的关注。接下来“但穷林泉乐,蹑屐上崷崒”两句,转而描写诗人追求自然之乐,登山赏景的惬意生活。

“酒量孰先降,樽罍未云竭”两句,通过饮酒的场景,表现了诗人的豪放和对生活的热爱。“欲寻太白坟,草间迷断碣”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伟大诗人的敬仰,试图寻找李白的墓地,却在草丛中迷失了碑石。

最后,“神交无古今,清风来飘忽”两句,强调了诗人与古人精神上的交流,不受时空限制。“征辔还催人,东峰挂寒月”两句,以催促前行的马鞭和挂在东方山峰上的寒冷月亮,结束了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然美景的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郭祥正

郭祥正
朝代:宋   字:功父   籍贯:自号谢公山   生辰:1035~1113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猜你喜欢

秀野以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为韵赋诗熹伏读佳作率尔攀和韵剧思悭无复律吕笑览之馀赐以斤斧幸甚·其四

西山一何高,云气出寒麓。

中有无事人,鸣泉绕茅屋。

宴坐今几何,无以媚幽独。

兴至偶成篇,呼儿为余读。

(0)

题画卷.鬼佛

冥濛罔象姿,相好菩萨面。

鬼佛吾讵知,水石玩奇变。

(0)

梅花二首·其一

白玉花头碧玉枝,水边篱下雪晴时。

暗香别有关情处,却是春风未得知。

(0)

竹西亭

十年走尘土,重上竹西亭。

草木新容态,江山旧典刑。

狂风扫毒暑,落月伴疏星。

认取扬州路,荒城一抹青。

(0)

樱桃

为花结实自殊常,摘下盘中颗颗香。

味重不容轻众口,独于寝庙荐先尝。

(0)

依韵和董弥大郎中祷雨诗

雷嗔旱魃蕴烦冤,海底驱龙碧浪翻。

飞上九天作霖雨,端知昭格佑宸轩。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