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德新居·其六》
《立德新居·其六》全文
唐 / 孟郊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悬途多仄足,崎圃无修畦。

芳兰与宿艾,手撷心不迷。

品子懒读书,辕驹难服犁。

虚食日相投,夸肠讵能低。

耻从新学游,愿将古农齐。

(0)
注释
悬途:险峻的山路。
仄足:崎岖不平的道路。
崎圃:崎岖不平的田地。
修畦:整齐的田垄。
芳兰:香兰。
宿艾:多年生草药,有苦味。
手撷:亲手采摘。
心不迷:内心不迷茫。
品子:书呆子。
读书:读书学习。
辕驹:驾车的马。
服犁:驾驭犁耕田。
虚食:空谈不实。
夸肠:夸夸其谈。
讵能:怎能。
低:谦逊。
耻:感到羞耻。
新学游:新学之人。
古农齐:古代农耕智慧。
翻译
山路崎岖脚步艰难,田地不平无整畦。
兰花和老艾,亲手采摘心中不乱。
书呆子不愿读书,马驹难以驾驭犁头。
每日空享食物,夸夸其谈怎能谦逊。
我羞于与新学者为伍,宁愿效仿古代农夫的智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田园生活的意向,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农事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自给自足生活方式的向往。

“悬途多仄足”表现出路途崎岖不平,行走艰难。"崎圃无修畦"则说明园圃荒废,没有人去修整,这两句共同描绘了一个被忽视、荒芜的自然环境。

接下来的“芳兰与宿艾”指的是花开和野草混生,反映出一种自然归于本真的状态。"手撷心不迷"则表明诗人在这种环境中能够保持一颗清醒不迷的心态,不受外界干扰。

"品子懒读书,辕驹难服犁"揭示出年轻一代对于学习缺乏热情,以及对待耕作的艰辛持有抵触之心。这里的“品子”指的是年轻后生,而“辕驹”则是犁牛的驾具,整句暗示了农业文明中新旧交替的困境。

"虚食日相投,夸肠讴能低"一方面可能是在批评那些不事生产、靠着空口腹吃饭的人,同时也在表达诗人对于这些人的轻蔑态度。

最后,“耻从新学游,愿将古农齐”则是诗人表露了对自己过去行为的羞愧,并且表示希望能够像古代的农夫一样勤劳和自给自足。这也暗示着诗人对于传统美德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传统价值观以及个人理想状态的一种追求。

作者介绍
孟郊

孟郊
朝代:唐   字:东野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生辰:751~814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
猜你喜欢

写怀

独立苍茫诵「楚辞,」无才经世愧须眉!

干戈不死贫犹幸,锋镝馀生窜可悲。

邻里痛思全盛日,国家忍见就衰时!

而今勉守松楸地,豺虎丛中和杜诗。

(0)

感兴

兵火无宁日,沧桑事百端;

一身牛马走,大地虎狼蟠;

路梗音书断,途穷去住难!

数茎华发在,周粟不妨餐。

(0)

海上望台湾

如此江山坐付人,陋他肉食善谋身;

乘桴何用频回首,懒学长沙论「过秦。」

(0)

正月八日村翁邀饮

寂寞空山岁又经,出门今始到前汀;

随缘且共村翁醉,不是嬉春要踏青。

(0)

葭月二十六日喜晤石庄,兼话大甲官军捷信·其一

干戈何处不蜂屯,万劫逃来喜尚存。

徒跣我藏木屐岭,全家君走草鞋墩。

人皆欲杀生原幸,口不言兵道更尊。

意外相逢欢已极,况兼捷信报官军。

(0)

三月十六日,奉宪命往南北投联庄遇乱,避居牛牯岭,即事述怀·其三

刀柄铁环环,摩挲日三百。

携将沧海去,邂逅孙宾石。

旷野夕悲风,阴云悽以黑。

慷慨发高歌,白云为之匿。

采薇供夕餐,拾橡充朝食。

悽怆杜陵叟,流离辽海客。

家乡在何处,远望泪沾臆。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