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高塔铃语,知是龟山阳。
人烟出古木,疏火明寒塘。
孤艇傍山足,渐闻梅花香。
未入香雪海,早已清肺肠。
起坐虎山桥,江月留清光。
风高塔铃语,知是龟山阳。
人烟出古木,疏火明寒塘。
孤艇傍山足,渐闻梅花香。
未入香雪海,早已清肺肠。
起坐虎山桥,江月留清光。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泊船在光福塘边的景象。首句“风高塔铃语”,以风声和塔铃的轻响,营造出夜晚的寂静与远方的信号。次句“知是龟山阳”,点明诗人所在位置,龟山之阳,暗示了地理位置和季节的温暖。
“人烟出古木”描绘了远处稀疏的人家隐没在古老的树林中,暗含了乡村的宁静与古老。接着,“疏火明寒塘”则通过几点灯火照亮寒冷的池塘,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和冬日的寒意。
“孤艇傍山足”写诗人独自乘舟,靠近山脚,透露出孤独而恬静的心境。随着行进,“渐闻梅花香”让人感受到冬夜的芬芳,预示着春天将至的气息。
最后两句“未入香雪海,早已清肺肠”,表达了诗人虽未亲眼见到盛开的梅花,但已能感受到其清新的气息,仿佛洗涤了心灵。结尾“起坐虎山桥,江月留清光”,诗人起身离开小艇,站在虎山桥上,欣赏着江面洒落的皎洁月光,心境更为开阔。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景色,通过听觉、视觉和嗅觉的交织,展现了光福塘边的宁静与诗意,以及诗人内心的澄净与期待。
娇爱更何日,高台空数层。
含啼映双袖,不忍看西陵。
漳河东流无复来,百花辇路为苍苔。
青楼月夜长寂寞,碧云日暮空徘徊。
君不见邺中万事非昔时,古人不在今人悲。
春风不逐君王去,草色年年旧宫路。
宫中歌舞已浮云,空指行人往来处。
贾生未达犹窘迫,身驰匹马邯郸陌。
片云郊外遥送人,斗酒城边暮留客。
顾予他日仰时髦,不堪此别相思劳。
雨色新添漳水绿,夕阳远照苏门高。
把袂相看衣共缁,穷愁只是惜良时。
亦知到处逢下榻,莫滞秋风西上期。
萧条金陵郭,旧是帝王州。
日暮望乡处,云边江树秋。
楚云不可托,楚水只堪愁。
行客千万里,沧波朝暮流。
迢迢洛阳梦,独卧清川楼。
异乡共如此,孤帆难久游。
苒苒温寒泉,绵绵古危壁。
光含孤翠动,色与暮云寂。
深浅松月间,幽人自登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