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宣州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古壁苔》
《宣州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古壁苔》全文
唐 / 刘太真   形式: 古风  押[锡]韵

苒苒温寒泉,绵绵古危壁。

光含孤翠动,色与暮云寂。

深浅松月间,幽人自登历。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uānzhōudōngfēngtíngtái
táng / liútàizhēn

rǎnrǎnwēnhánquánmiánmiánwēi
guāngháncuìdòngyún

shēnqiǎnsōngyuèjiānyōuréndēng

注释
苒苒:形容水温逐渐变化。
温寒泉:温暖而略带寒意的泉水。
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古危壁:古老的危险峭壁。
光含孤翠:光芒包含着孤独的翠绿。
动:摇曳。
暮云:傍晚的云彩。
寂:静寂。
深浅松月:松林和月光的明暗层次。
幽人:隐士。
登历:攀登游历。
翻译
泉水温暖而微凉,古老的峭壁连绵不断。
光芒中孤独的翠绿摇曳,色彩与傍晚的云彩一同静谧。
在松林和月光的深浅交错中,隐士独自攀登游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谷景象。开篇"苒苒温寒泉",水流缓慢,带着微冷之意,给人以清新之感;"绵绵古危壁"则勾勒出一幅岁月沧桑、古色古香的画面,似乎能听到历史的回音。"光含孤翠动"中,光线透过茂密的苔藓,显得生机勃勃,翠绿欲滴;"色与暮云寂"则让人联想到天际渐渐染上夜色的宁静。

诗人的目光不仅停留在自然景观上,还穿越了时间的长河,以"深浅松月间"描绘出山中松树与明月交织成的意境;"幽人自登历"则透露出诗人自己或内心所仰慕的隐逸之士,在这静谧的自然环境中自由漫步,体验着生活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精细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艺术感受,将宣州东峰亭这一自然之美与历史之韵巧妙地融为一体,展现了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词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刘太真

刘太真
朝代:唐   字:仲适   籍贯:宣州(今安徽宣城市)   生辰:725-792年

刘太真(725-792年),字仲适,宣州(今安徽宣城市)人。唐朝大臣。善属文,少师事萧颖士。天宝末,举进士,淮南节度使陈少游表为掌书记。兴元初,为河东宣尉赈给使。大历中,拜起居郎,历台阁,自中书舍人转工部、刑部二侍郎,贬为信州刺史。贞元八年卒,时年六十八。
猜你喜欢

偶咏

汴水日夜去,我心亦东流。

如何向炎热,尚复此淹留。

京尘空扰扰,吾道本悠悠。

赖得西江舸,今年下鄂州。

(0)

和答师川

假道群舒渡江水,解衣盘礴聊复尔。

三月已破未云迈,政为故人今在此。

故人佳句数能来,招我清樽想未开。

病夫潦倒非多才,如渑之酒胡为哉。

(0)

和答陈明信兼简王立之

我如东南云,风吹西北度。

时不与人谋,飘转无定处。

如何红尘中,欻此君子遇。

高标鸢戾天,能事豹隐雾。

暴谑中酒前,了不与物迕。

吾尝期若人,胸次贮风露。

向来赏我诗,但坐日云暮。

识君已恨晚,见君又不屡。

今晨眼忽开,贻我河梁句。

正声久不嗣,斯文谐韶濩。

吹嘘君过矣,岂不爱我故。

城南逸少孙,软语可与晤。

闭门谢俗子,著书无窘步。

小园花气深,客醉不得去。

寻盟出无舆,风沙莽回互。

(0)

江楼·其一

太史常挥醉笔,题诗遍满江楼。

胜事尽随流水,白蘋依旧沧洲。

(0)

巫山高

谁谓巫山高,朝言暮可期。

而我有所思,邂逅藐无时。

谁能心似石,见此月如眉。

款款琴上声,此意人讵知。

(0)

寿时相三首·其一

皇天祐德必生贤,尊主功高五帝前。

岳骨昴精来间气,彭龄聃寿与遐年。

远无忧患身先退,近有湖山乐更全。

祇恐苍生须谢傅,每闻人诵衮衣篇。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