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对菊》
《对菊》全文
明 / 施元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我观高士传,如对菊花黄。

九日闲居惯,三秋古意长。

晚香酬雨露,傲骨斗风霜。

甲子义熙后,萧条松径荒。

(0)
鉴赏

这首诗《对菊》由明代诗人施元征所作,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展现了高士的品格与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我观高士传,如对菊花黄”,开篇即以“高士传”引出主题,将读者引入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仿佛在观赏高洁之士的传记时,眼前便浮现出一片金黄色的菊花。菊花在此不仅是自然界的美丽象征,更是高洁、坚韧品质的化身。

“九日闲居惯,三秋古意长”,点明了时间背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一个适合闲居赏菊的日子。诗人习惯于在这样的季节里静享自然之美,感受深秋的古朴韵味。这里的“三秋”不仅指秋季的三个月,更蕴含着深远的历史文化意味,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的雅集和对自然的深情厚谊。

“晚香酬雨露,傲骨斗风霜”,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特质。菊花在秋末冬初绽放,其晚香不仅是对雨水滋养的回报,也是对严寒风霜的挑战。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菊花以人格化的“傲骨”,展现出其不畏艰难、独立自尊的精神风貌。

“甲子义熙后,萧条松径荒”,结尾两句通过时间的推移,描绘了一幅随着时间流逝,菊花逐渐凋零,周围环境变得萧条的画面。然而,这种萧条并非哀伤,而是对菊花生命历程的自然描绘,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对高士品格的向往与追求。菊花作为诗中的核心意象,不仅承载了自然的美,更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颂扬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施元征
朝代:明

施元征,字泰先,号旷如,无锡人,风颐广额,为文章精敏沉郁,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至福建副使。高年七十八端坐拂须整冠而逝。
猜你喜欢

江山胜览为维扬张明之题

万里江山接故乡,十年诗酒任疏狂。

黄河西去龙门远,清渭东来剑阁长。

一骑寒云登五岭,孤舟明月度三湘。

何当收拾天涯兴,归卧维扬旧草堂。

(0)

耕学为刘侍御赋

插架诗书负郭田,此生清意满林泉。

一犁时雨春方竹,尽夜寒灯晓未眠。

访隐何人经白屋,传家有子付青毡。

年年报社人都醉,独自关门草太玄。

(0)

周德辉景褚亭

已读昭忠录,重登景褚亭。

案头存史传,座右著心铭。

仰渴西江水,瞻尊北斗星。

守官思对御,还笏想惊廷。

馀力师文翰,高风企典刑。

居常形梦寐,动若接灵英。

斋宿严禋祀,炉燔播德馨。

封章意斯在,肯搆及千龄。

(0)

窗友张彦晖老未有字甚非古义予惟善不可以老辞过不可以老遂因字以士明为诗以寓箴儆

白发见重孙,名称尚未分。

是谁司冠礼,率尔缺仪文。

父命元当重,宾言已莫闻。

直须存古道,慎勿蔽时氛。

远迈工商业,高攀睿哲群。

因之坚晚节,风采抗浮云。

(0)

溪隐卷为秀水陈嘉言题

茆屋寄沧洲,溪深事事幽。

门无题凤客,岸有钓鱼舟。

放浪非狂士,浮沉混俗流。

犹疑人物色,不复被羊裘。

(0)

韩方伯母挽诗

世泽传邹国,休声启相门。

三迁遗教在,诸族母仪尊。

婉娩胡然在,柔嘉重尔存。

良人留粉署,令子起青云。

明镜秋光冷,慈帏夜色昏。

可怜春草念,不返夜台魂。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