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泽传邹国,休声启相门。
三迁遗教在,诸族母仪尊。
婉娩胡然在,柔嘉重尔存。
良人留粉署,令子起青云。
明镜秋光冷,慈帏夜色昏。
可怜春草念,不返夜台魂。
世泽传邹国,休声启相门。
三迁遗教在,诸族母仪尊。
婉娩胡然在,柔嘉重尔存。
良人留粉署,令子起青云。
明镜秋光冷,慈帏夜色昏。
可怜春草念,不返夜台魂。
这首挽诗《韩方伯母挽诗》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是对韩方伯之母的哀悼与赞美。诗中通过一系列描绘,展现了韩方伯母的德行与影响。
首句“世泽传邹国,休声启相门”开篇即点明了韩方伯母家族的荣耀与显赫,邹国是古代一个著名的文化之地,而“休声”则意味着美好的名声,这里指韩方伯母的美德和声誉在家族中得以传承,开启了家族中的显赫地位。
“三迁遗教在,诸族母仪尊”进一步阐述了韩方伯母对家族的影响,她留下的教诲仍在,使得家族成员都以她为榜样,尊崇她的典范。
“婉娩胡然在,柔嘉重尔存”则描绘了韩方伯母的性格特点,她温柔贤淑,待人和善,这种品质深深地影响着周围的人。
“良人留粉署,令子起青云”提到韩方伯母的丈夫可能在官府任职,而儿子则有望在仕途上取得高升,这反映了韩方伯母对家庭事业的贡献与支持。
“明镜秋光冷,慈帏夜色昏”运用比喻手法,将韩方伯母比作明亮的镜子,其品德如同秋日的清冷,又如夜晚的帷幕,暗示了她的去世给家人带来的深沉哀伤。
最后,“可怜春草念,不返夜台魂”表达了对韩方伯母的深切怀念,春草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韩方伯母已逝,无法再返回人间,留下了无尽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韩方伯母德行、影响及离世后家人的哀思的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对长辈的尊敬与怀念之情,以及家族观念的重要性。
汝南百日留,走遍三男子。
思归非吾计,聊亦为尔耳。
行装理肩舆,客舍卷床笫。
儿言世情恶,平地风波起。
舟行或易摇,舟静姑且已。
匏系虽非愿,蠖屈当有俟。
老人思虑拙,小子言有理。
晨炊廪粟红,晓市淮鱼美。
索居庖无人,归去迎伯姊。
终岁得安闲,幽居无彼此。
客背有芳藂,开花不遗月。
何人纵寻斧,害意肯留卉。
偶乘秋雨滋,冒土见微茁。
猗猗抽条颖,颇欲傲寒冽。
势穷虽云病,根大未容拔。
我行天涯远,幸此城南苃。
小堂劣容卧,幽阁粗可蹑。
中无一寻空,外有四邻市。
窥墙数柚实,隔屋看椰叶。
葱蒨独兹苗,愍愍待其活。
及春见开敷,三嗅何忍折。
世人何局促,奔走鬓苍苍。
闻道余杭守,独游何有乡。
禅心朝吐月,元气夜生光。
清静安罢瘵,宽仁服暴强。
声名高一世,风采见诸郎。
谒帝朱为绂,还家彩作裳。
经过留画舫,谈笑接清觞。
问讯颜依旧,峥嵘岁自长。
人生真几许,世味不堪尝。
归去闻诗罢,求余却老方。
少年喜为文,兄弟俱有名。
世人不妄言,知我不如兄。
篇章散人间,堕地皆琼英。
凛然自一家,岂与余人争。
多难晚流落,归来分死生。
晨光迫残月,回顾失长庚。
展卷得遗草,流涕湿冠缨。
斯文久衰弊。
冱流自为清。
科斗藏壁中,见者空叹惊。
废兴自有时,诗书付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