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在高树,绕庭歌考槃。
谷风自容与,古调太清寒。
念子令人远,劳心及夜阑。
平生不识路,何以梦长安。
明月在高树,绕庭歌考槃。
谷风自容与,古调太清寒。
念子令人远,劳心及夜阑。
平生不识路,何以梦长安。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陈继儒所作,名为《寄王辰玉》。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王辰玉的深切思念之情。首句“明月在高树,绕庭歌考槃”以明月高挂、清风绕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接着,“谷风自容与,古调太清寒”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清冷,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深沉。
“念子令人远,劳心及夜阑”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至于思绪飘远,直至深夜仍难以入眠。最后,“平生不识路,何以梦长安”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迷茫以及对于理想境界(此处的“长安”常被比喻为理想的所在)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我是康庐旧冷官,梦魂今尚忆云端。
山将草色到天碧,泉带松声出谷寒。
仙观几年留鹤隐,古潭有日起龙蟠。
中君肯着诗料理,乞我蛮笺半幅看。
我有读书癖,每喜以笔界。
抹黄饰句眼,施朱表事派。
此手定权衡,众理析畎浍。
历历灿可观,开卷如画绘。
和君笃友于,因从借诗话。
过和有约言,不许一笔坏。
自语落我卫,便觉意生械。
明朝试静观,议论颇澎湃。
读到会意处,时时欲犯戒。
将举手复止,火侧禁搔疥。
技养无所施,闷怀时一噫。
只可卷还君,如此读不快。
千驷空可轻,君抱亦少隘。
昨问鸡林人,尚有此编卖。
曲衣须一收,吾炙当痛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