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相逢难,为乐常不足。
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
酒阑不忍去,共接一寸烛。
留君终无穷,归驾不免促。
岱宗已在眼,一往继前躅。
佳人亦何念,凄断阳关曲。
天门四十里,夜看扶桑浴。
回头望彭城,大海浮一粟。
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
惟有黄楼诗,千古配淇澳。
客路相逢难,为乐常不足。
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
酒阑不忍去,共接一寸烛。
留君终无穷,归驾不免促。
岱宗已在眼,一往继前躅。
佳人亦何念,凄断阳关曲。
天门四十里,夜看扶桑浴。
回头望彭城,大海浮一粟。
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
惟有黄楼诗,千古配淇澳。
这首词作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送顿起》。诗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浓郁的诗意。
"客路相逢难,为乐常不足。"
开篇便以客途难遇、聚少离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不舍。
"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
在朋友即将离开之际,作诗人紧紧握住对方衣袖,不忍分别,并且还轻摘了一朵残留的菊花,这里蕴含着对时光易逝和友情脆弱的感慨。
"佳人亦何念,悽断《阳关曲》。"
这里的“佳人”指的是朋友,而非女子。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即将分别的朋友深深的思念,以及听着那离别之歌《阳关曲》而心情更为凄凉。
"酒阑不忍去,共接一寸烛。"
酒宴临近结束时分,诗人与友人共同举杯,甚至连蜡烛都想与朋友一起享受,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对这段聚会的珍视和留恋。
"留君终无穷,归驾不免促。"
诗人虽然多次挽留,但最终还是无法改变友人的离开。这两句写出了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岱宗已在眼,一往继前躅。"
诗人目送朋友渐行渐远,而自己则继续踏上旅途,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聚会的回味。
"天门四十里,夜看扶桑浴。"
这里描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仿佛诗人在夜晚望见了遥远的星辰,与朋友共享那片刻的宁静与美好。
"回头望彭城,大海浮一粟。"
诗人回首时,看到了彭城,而心中却是大海茫茫,感慨万千。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渺小与广阔。
"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
诗人怀念旧友,如同尘土间的往事,都是无法触碰和抓住的。
"惟有黄楼诗,千古配《淇奥》。"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寄托,希望通过诗歌来留存这份情感,就如同千百年来人们传颂的经典之作。
总体而言,这首词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将离别之痛、友情之重以及生命流逝之感融为一体,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文学才华与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