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城恃义兵,误事真可惜。
国家久升平,谁复睹锋镝。
一旦驱市人,纷然冒矢石。
逢敌先弃戈,罪之不可得。
保城恃义兵,误事真可惜。
国家久升平,谁复睹锋镝。
一旦驱市人,纷然冒矢石。
逢敌先弃戈,罪之不可得。
这首诗名为《避贼书事十三首(其八)》,由宋代诗人左纬所作。诗中描绘了在战乱时期,人们被迫卷入战争,无辜受苦的情景。
首句“保城恃义兵”,意为依靠正义之师保卫城池,表达了对守城军队的期待与信任。然而,“误事真可惜”一句转折,指出即使有正义之师,也可能因种种原因导致错误决策或行动,令人惋惜。
接着,“国家久升平,谁复睹锋镝”两句,描述了国家长久以来的和平景象,反衬出战争的残酷与不期而至。和平年代的人们难以想象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痛苦。
“一旦驱市人,纷然冒矢石”揭示了战争爆发时,无辜平民被强行卷入战场,面对箭雨和石头的危险,毫无选择地投身于生死存亡的斗争之中。
“逢敌先弃戈,罪之不可得”则反映了在战场上,士兵在遇到敌人时可能会丢弃武器逃跑,这种行为被视为罪行,但在此情境下,却显得无奈且难以责怪。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战争中人性的复杂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对社会和个人的深远影响,以及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挣扎与选择。它不仅是一首对战争悲剧的沉痛反思,也是一曲对和平的渴望与呼唤。
金台砚,旧日老张闻㝢县。
金华仙伯一品题,名高万石罗文传。
南辕回次白沟河,搴裳欲渡尘没靴。
向此画见限华裔,今乃接畛皆夷歌。
忽见御庄云蓊郁,千章乔木参天碧。
始知佳气似舂陵,更喜眼前多旧物。
伴行蕃使言侏离,髯奴鐻耳乃有知。
叩辕敛袂出双璧,不待驲人来致辞。
自言所献非荆璞,仅比澄泥与铜雀。
雅称挥毫白玉堂,夜扫黄麻追灏噩。
人皆谓彼勤且诚,盍探露团分宝馨。
归家请办千斛墨,异时拟勒燕山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