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轻桨细,把春愁摇碎。
到湖心、蘸上微凉,似昨宵天气。
不辨岚青紫,夕阳外、水烟层起。
荡迷茫、人语花香,在东风就里。
舟轻桨细,把春愁摇碎。
到湖心、蘸上微凉,似昨宵天气。
不辨岚青紫,夕阳外、水烟层起。
荡迷茫、人语花香,在东风就里。
这首《万里春》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泛舟湖上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先,“舟轻桨细”四字简洁有力,勾勒出小舟轻盈、船桨细长的形象,为整首诗奠定了轻柔而悠远的基调。接着,“把春愁摇碎”一句巧妙地将抽象的情感“春愁”具象化,通过摇动小舟的动作将其化解,展现出诗人面对春愁时的洒脱与超然。
“到湖心、蘸上微凉,似昨宵天气”几句,通过“湖心”、“微凉”和“昨宵天气”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怀旧的氛围,仿佛在湖面上轻轻触碰到了昨日的温度,唤起了对往昔时光的回忆。
“不辨岚青紫,夕阳外、水烟层起”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湖面上烟雾缭绕、色彩斑斓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变化无常。
最后,“荡迷茫、人语花香,在东风就里”以“迷茫”、“人语花香”和“东风”为背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中,感受到了春风拂面、花香四溢的美好情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也表达了其内心深处对生活、对情感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