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秋浦政逢秋,梦里曾来似旧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著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我来秋浦政逢秋,梦里曾来似旧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著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杨万里所作,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诗中的意境丰富,语言优美,每一句都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
“秋浦政逢秋,梦里曾来似旧游。” 这两句诗通过设定一个特定的季节背景——秋天,并且是秋天中的某个具体时间点“逢秋”,营造了一种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意象。这里的“梦里曾来”表明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尤其是在这个和以往相同的季节中,这份情感变得更加浓烈。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这两句诗则转向了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风、月与江山。诗人通过“风月不供”表达了一种对物质生活的超脱,而“诗酒债”则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文学创作和饮酒放纵的一种自嘲。紧接着,“江山长管古今愁”则是诗人面对自然之美时所产生的历史感怀与哲思,表现出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这两句诗中的“谪仙”指的是李白,“小杜”则是对杜甫的昵称。通过这两个唐代伟大的诗人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传统的尊崇和个人的艺术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狂放不羁的情怀。
“问著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冷漠与隔阂的一种感慨。诗人询问当地百姓,却发现他们并不了解这些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情怀。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价值观被忽略的忧虑。而“齐山依旧俯寒流”则是对自然之美的再次肯定,同时也是对时间不变与世事易逝的一种抒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致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历史和文学传统深厚的情怀,以及面对生活中的孤独与冷漠时所产生的忧愁。
累宵同燕酌,十舍携征骑。
始造双林寂,遐搜洞府秘。
群峰绕盘郁,悬泉仰特异。
阴壑云松埋,阳崖烟花媚。
每虑观省牵,中乖游践志。
我尚山水行,子归栖息地。
一操临流袂,上耸干云辔。
独往倦危途,怀冲寡幽致。
赖尔还都期,方将登楼迟。
弱志厌众纷,抱素寄精庐。
皦皦仰时彦,闷闷独为愚。
之子亦辞秩,高踪罢驰驱。
忽因西飞禽,赠我以琼琚。
始表仙都集,复言欢乐殊。
人生各有因,契阔不获俱。
一来田野中,日与人事疏。
水木澄秋景,逍遥清赏馀。
枉驾怀前诺,引领岂斯须。
无为便高翔,邈矣不可迂。
念子抱沉疾,霜露变滁城。
独此高窗下,自然无世情。
情人南楚别,复咏在原诗。
忽此嗟岐路,还令泣素丝。
风波朝夕远,音信往来迟。
好去扁舟客,青云何处期。
休沐去人远,高斋出林杪。
晴山多碧峰,颢气疑秋晓。
端居喜良友,枉使千里路。
缄书当夏时,开缄时已度。
檐雏已飖飏,荷露方萧飒。
梦远竹窗幽,行稀兰径合。
旧居共南北,往来只如昨。
问君今为谁,日夕度清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