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高阁拟临春,中有仙翁鬓似银。
话到陪京行乐处,尚疑身是太平人。
秦淮高阁拟临春,中有仙翁鬓似银。
话到陪京行乐处,尚疑身是太平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秦淮河畔高阁中的老人形象,他仿佛是一位仙翁,鬓发如雪。老人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京城欢乐场景的回忆,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满足。诗中“尚疑身是太平人”一句,表达了老人虽身处繁华却内心向往着和平年代的心境,流露出一种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内心的丰富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具有深邃的意境和哲理意味。
忆昔玉雪时,最感邻媪嫂。
剪罗作发鬌,添玑缀纹褓。
今回遇孙枝,面墨体枯槁。
念彼旧宅凶,灾衅失依保。
此生未还役,况复念家道。
冷节返乡闾,江路见芳草。
夺恃罹荒饥,连岁愁浩浩。
流离在山县,只有泉水好。
野樱聚紫玫,衒弄晴日杲。
半为鸟雀盗,半被奴婢讨。
佰弜必尽护,盘饤如拱宝。
坐荐一盏春,便足舒远抱。
人逢胥吏面,唾欲捣其胸。
伤哉彼何罪,造化生蛇虫。
田宅世无有,妻孥腹屡空。
人家词讼起,踊跃时命通。
天性本怀恶,煎熬仍怕穷。
得钱即欢喜,道理那能公。
州府珍宝馈,县官筵席供。
吏赃黥且死,州县多宽容。
三尺既虚设,民冤诉高穹。
高穹不垂耳,官吏屋俱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