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亭群峰首,四面俯晴川。
每见晨光晓,阶前万井烟。
高亭群峰首,四面俯晴川。
每见晨光晓,阶前万井烟。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高耸的亭台,其位置险要,能看到周围众多的山峰。从这个高度向四面望去,都可以俯瞰到晴好的河川。每当晨曦初照,光线透过薄雾,便见到阶前无数的炊烟袅袅升起。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处望远、心旷神怡的向往。
诗中的意象丰富,首句“高亭群峰首”即设定了全诗的空间高度和视角。紧接着,“四面俯晴川”则展开了这个高点所能观赏到的广阔景色。第三句“每见晨光晓”捕捉到了时间的美,早晨的阳光给人以希望和新生的感觉。而最后一句“阶前万井烟”则以炊烟的形象,传递出了一种生活的气息和温馨。
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这首诗运用了高度、广度和时间的叠加,营造出了一个既宏大又细腻的意境。诗人通过对高亭景观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美,也暗示了一种超脱红尘、心怀壮志的情操。
老来欢意少。
锦鲸仙去,紫霞声杳。
怕展金奁,依旧故人怀抱。
犹想乌丝醉墨,惊俊语、香红围绕。
闲自笑。
与君共是,承平年少。
雨窗短梦难凭,是几番宫商,几番吟啸。
泪眼东风,回首四桥烟草。
载酒倦游甚处,已换却、花间啼鸟。
春恨悄。
天涯暮云残照。
步玲珑,寻窈窕,瑶草四时碧。
小小蓬莱,花气透帘隙。
几回翠水荷初,苍崖梅小,绮寮掩、玉壶春色。
柳屏窄。
芳槛日日东风,几醉几吟笔。
曲折花房,莺燕似相识。
最怜灯影才收,歌尘初静,画楼外、一声秋笛。
殢余酲,寻旧雨,愁与病相半。
绿意阴阴,丝竹静深院。
绝怜事逐春移,泪随花落,似翦断、鲛房珠串。
喜重见。
为谁倦酒慵诗,筠屏掩双扇。
白发潘郎,羞见看花伴。
可堪好梦残时,新愁生处,烟月冷、子规声断。
冰条木叶。
又横斜照水,一花初发。
素壁秋屏,招得芳魂,仿佛玉容明灭。
疏疏满地珊湖冷,全误却、扑花幽蝶。
甚美人、忽到窗前,镜里好春难折。
闲想孤山旧事,浸清漪、倒映千树残雪。
暗里东风,可惯无情,搅碎一帘香月。
轻妆谁写崔徽面,认隐约、烟绡重叠。
记梦回,纸帐残灯,瘦倚数枝清绝。
波暖尘香,正嫩日轻阴,摇荡清昼。
几日新晴,初展绮枰纹绣。
年少忍负韶华,尽点断、艳歌芳酒。
看翠帘、蝶舞蜂喧,催趁禁烟时候。
杏腮红透梅钿皱。
燕将归、海棠厮句。
寻芳较晚,东风约、还在刘郎后。
凭问柳陌旧莺,人比似、垂杨谁瘦。
倚画阑无语,春恨远、频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