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竹期龙至,栽桐待凤来。
他年跨辽海,经此一徘徊。
种竹期龙至,栽桐待凤来。
他年跨辽海,经此一徘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章惇所作的《栽桐竹》。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以“种竹”和“栽桐”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憧憬。
“种竹期龙至,栽桐待凤来。”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种下竹子,期待着神龙降临;栽植梧桐树,等待凤凰的到来。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而龙则是传说中的祥瑞之物,象征着尊贵与权力;梧桐树则与凤凰相配,凤凰栖息于梧桐之上,象征着吉祥与和谐。通过这样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高尚品质与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他年跨辽海,经此一徘徊。”这两句诗展望未来,想象着在遥远的将来,自己或许会跨越辽阔的大海,但在此之前,会在此地停留,回顾与反思。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远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也蕴含了对过往经历的珍视与回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的深刻思考。
洪河何处望,一境在孤烟。
极野如蓝日,长波似镜年。
卷帘花影里,倚槛鹤巢边。
霞焰侵旌旆,滩声杂管弦。
钟微来叠岫,帆远落遥天。
过客多相指,应疑会水仙。
以病辞朝谒,迂疏种药翁。
心弥念鱼鸟,诏遣理兵戎。
绕户旌旗影,吹人鼓角风。
雪晴嵩岳顶,树老陕城宫。
莅职才微薄,归山路未通。
名卿诗句峭,诮我在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