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燕泉为子元何少宰作次厓翁韵》
《燕泉为子元何少宰作次厓翁韵》全文
明 / 鲁铎   形式: 古风

出堂古书带新注,时时传向人间去。

山中有水名燕泉,护绕山人注书处。

堂前洗砚动回塘,墨沈涓涓欲滥觞。

积流到海变海色,河伯天吴惊大方。

山人为霖蹑台省,手挹天瓢入虚洞。

稿枯萎薾足沾濡,困暍沈痾快凉冷。

忽忆泉头书满家,莲开鱼泳近横槎。

眼前用世功已就,镜里流年鬓未华。

试问登崇何岁月,童年文击南宫节。

今古勋庸校蚤迟,燕泉大与磻溪别。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燕泉之景及其对读书人的影响。首句“出堂古书带新注”,展现了一幅古朴而充满知识氛围的画面,古书与新注并存,寓意着知识的传承与创新。接着,“时时传向人间去”一句,表达了知识传播的意义和价值。

“山中有水名燕泉,护绕山人注书处。”点明了燕泉的地理位置和其对读书人的庇护作用,暗示了知识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随后,“堂前洗砚动回塘,墨沈涓涓欲滥觞。”描绘了读书人在书房中洗砚的情景,墨香四溢,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积流到海变海色,河伯天吴惊大方。”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知识的积累和传播,如同江河汇流入海,改变了大海的颜色,震撼了神话中的河伯和天吴,寓意知识的力量巨大且深远。

“山人为霖蹑台省,手挹天瓢入虚洞。”描述了读书人通过努力成为朝廷重臣,手握权柄,影响深远。接下来,“稿枯萎薾足沾濡,困暍沈痾快凉冷。”则展现了读书人克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的过程,比喻知识能够滋润心灵,带来精神上的清凉。

“忽忆泉头书满家,莲开鱼泳近横槎。”回忆起燕泉边书满家的情景,以及周围的自然美景,表达了对知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向往。最后,“眼前用世功已就,镜里流年鬓未华。”指出读书人虽已功成名就,但岁月并未在其容颜上留下痕迹,体现了对知识永葆青春的赞美。

“试问登崇何岁月,童年文击南宫节。”以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读书人成长历程的思考,以及对年轻时勤奋学习的肯定。“今古勋庸校蚤迟,燕泉大与磻溪别。”总结全诗,将燕泉与古代贤士磻溪相提并论,强调了知识与智慧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

作者介绍

鲁铎
朝代:明

(1461—1527)明湖广景陵人,字振之。弘治十五年进士。授编修。闭门自守,不妄交人。正德时,累擢南京国子监祭酒,寻改北。教士务实学而不专章句。以病归。嘉靖初,交荐不起。卒谥文恪。有《莲北集》、《东厢集》。
猜你喜欢

赵中丞折枝图·其一牡丹

洛阳春雨湿芳菲,万斛胭脂染舞衣。

帐底金盘承蜜露,东家蝴蝶不须飞。

(0)

村居即事十首·其九

村居虽僻喜高明,连日雨多阴复晴。

药陇引雏双雉过,桑林唤妇一鸠鸣。

已将履历同春梦,且得清闲了此生。

门外草青人迹少,杖藜随步惬幽情。

(0)

浣溪沙.闺思

金博山头半吐烟。玉凌波底未舒莲。

韶光悄悄恨绵绵。

柔似女蚕春再浴,困如人柳日三眠。

细笺心语衬胸前。

(0)

虚谷歌赠郭先生

苍碧相围云接山,结庐中谷心自闲。

深林无人野芳发,坐啸行歌响相答。

白驹仰秣瑶瑟希,足音不闻孤掩扉。

翛然默坐圜虚里,万壑无声月如水。

(0)

十四夜同清溪子对月

林塘枉佳客,待月欣举觞。

今夕胜昨夕,已见生东方。

离离绛霄侧,冉冉素云扬。

踰时灏气澈,县耀天中央。

仰视渺难即,忽觅在我傍。

清池含微波,左右浥流光。

月行固当望,人会何能常。

与子各乡域,邂逅临此堂。

良时不屡值,明月安可忘。

醉歌荅永夕,和我窈窕章。

(0)

惠州西湖

西寺东城两幅图,长虹脊畔小浮屠。

杭州惠郡都游遍,醉眼时将作石湖。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