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繁氏台,维昔孝王筑。
歌吟寂无闻,万楹联佛屋。
道人开北牖,俯就百乔木。
八月鸣青蝉,槐蛾委平绿。
客来借榻卧,吹睡俄顷足。
疏雨隔斜阳,垂虹跨长陆。
良游怅迟后,回谢三庚酷。
瘦马尾华轩,汗颜尘一掬。
昨非勿复道,佳约犹可续。
载酒定何时,新黄糁庭菊。
南城繁氏台,维昔孝王筑。
歌吟寂无闻,万楹联佛屋。
道人开北牖,俯就百乔木。
八月鸣青蝉,槐蛾委平绿。
客来借榻卧,吹睡俄顷足。
疏雨隔斜阳,垂虹跨长陆。
良游怅迟后,回谢三庚酷。
瘦马尾华轩,汗颜尘一掬。
昨非勿复道,佳约犹可续。
载酒定何时,新黄糁庭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所作的《题天清寺安上人北轩》。诗中,贺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城繁氏台上一座古老的建筑——孝王所筑的台,如今成为佛寺的一部分,显得庄严肃穆。诗人漫步其中,听到的是寂静无声,唯有蝉鸣和落叶,营造出一种宁静的禅意氛围。
他赞赏道人打开北窗,置身于参天大树之间,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清凉。八月的青蝉鸣叫,槐树上的蛾子落在绿色的叶面上,增添了季节的气息。诗人在此借榻小憩,片刻间已觉心神舒畅。窗外疏雨与斜阳交织,如长虹横跨大地,景色优美。
诗人遗憾未能长久停留,匆匆告别,带着满身尘土离去。他感慨良游虽短,但与友人的约定并未因此而终止,期待着未来的相聚。最后,他想象着载酒赏菊的场景,期待着与朋友的新一轮欢聚。
整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和情感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古迹的敬仰,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宋词的婉约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