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闲居五咏·其三读书》
《闲居五咏·其三读书》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习气不易除,书魔閒即至。

图史纷满前,展卷辄忘睡。

古今浩无垠,得失同一轨。

前人已不悟,今人复如此。

悯然嫠妇忧,嗟哉肉食鄙。

掩卷勿重陈,恸哭伤人气。

(0)
注释
习气:固有的不良习惯。
除:去除。
书魔:对读书的过度沉迷。
閒即至:一有空闲就出现。
图史:图书和史书。
纷满前:堆积在眼前。
辄:就。
忘睡:忘记疲倦。
浩无垠:广大无边。
得失同一轨:得与失的过程相似。
悯然:怜悯的样子。
嫠妇:寡妇。
肉食:有权势的人。
鄙:浅薄。
掩卷:合上书卷。
勿重陈:不要再次重提。
恸哭:痛哭。
伤人气:伤害人的精神。
翻译
习惯难以改变,一旦闲暇读书魔便会来。
书籍和历史资料堆满眼前,翻开书页就忘了疲倦。
古今知识无穷尽,得与失都遵循着同样的轨迹。
古人未曾觉悟,现今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怜悯那些寡妇般的忧虑,感叹权贵们的浅薄无知。
合上书卷,不要再重蹈覆辙,悲伤的情绪会伤害人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闲居五咏·读书》中的第三首,描绘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与沉迷。首句“习气不易除,书魔閒即至”表达了读书已成为诗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法轻易摆脱,仿佛被书本的魅力所控制。接着,“图史纷满前,展卷辄忘睡”写出了诗人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连时间都忘记了,显示出他对知识的渴求。

“古今浩无垠,得失同一轨”感慨历史的博大和人生的得失规律,暗示读书使他认识到历史的普遍性,明白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往往遵循相似的轨迹。然而,“前人已不悟,今人复如此”又揭示出尽管古人也有类似的体验,但人们依然难以逃脱这种痴迷。

最后两句“悯然嫠妇忧,嗟哉肉食鄙”以寡妇的忧虑和权贵的浅薄为喻,表达诗人对于世人未能深刻理解读书真谛的忧虑。他劝诫自己“掩卷勿重陈,恸哭伤人气”,决定不再沉溺于书海,以免过度悲伤影响自身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读书经历,寓言式地反映了对知识追求的执着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苏辙深沉的思想和独特的文学见解。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诉衷情

湖尾。画里。风渐起,转兰桡。霞袂举。私语。暗魂销。

紫陌绣骢骄。明朝。谁家红袖招。莫相饶。

(0)

绕佛阁.中夜不寐,有怀汉江诸弟,依梦窗声均

乱红碎锦,都换暗碧,春榭机杼。愁丝万缕。

夜阑付与,幽人铸幽句。寸阴逝羽。

孤雁吊影,分散吴楚。顿惊倦旅。

羁情摇荡,随风堕轻絮。

镜里看华发,回首机云偕隐处。

声似动人,春雷方启户。甚梦觉邯郸,利名炊黍。

履霜纤屦。叹自警荒鸡,谁伴宵舞。

暗徘徊、泪零如雨。

(0)

金人捧露盘.题湖帆所藏隋董美人墓志

最凄然。春如梦,玉成烟。凤吹杳、难驻情缘。

啼莺语燕,任杨花落尽李花妍。

君王愁赋忍重听,落叶哀蝉。

铜驼恨,金仙泪,陵谷换,海桑迁。总一例、输与婵娟。

苔封短碣,有簪花标格至今传。

愿书万本比昭陵,茧纸人閒。

(0)

菩萨蛮·其三

暮寒愁沁歌眉浅。栖梁梦燕如人倦。心事怕春知。

多情占尽痴。折枝还试绣。指乱春绡皱。

别易见应难。停针思万端。

(0)

法曲献仙音.咏菊,用石帚韵

轻靥娟寒,瘦魂凄夕,苒苒金飙来处。

一盏泉分,半㡘月亚,疏香暗传瑶俎。

怕寸剪、秋心苦。沈吟背花去。为谁顾。

话凄凉、旧篱都改,幽梦殢、应怯柘裙新舞。

破笑倚霜清,算柴桑、孤约曾许。

点年蜂黄,写残妆、还乞妍句。

尽金罍沈醉,莫管明朝风雨。

(0)

徵招.颐盦招饮,出建茶名雪梨者供客。味之清绝,意有所触,漫填是解

冰瓯悄写东阑韵,花前暗添清思。

莫是梦中云,被瓶笙扶起。

溶溶仙影里,怕重泛、玉妃残泪。

忆著乡山,一枝春到,客愁销未。

深院碾香尘,银瓶畔、还疑个侬芳字。

浅渴尽难禁,况离边馀味。

嵰山归梦殢,只团月、伴人无睡。

待纤手、点向东风,定楚魂如醉。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