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守临汝,俯仰八十载。
推迁城市非,散落篇章在。
外物固难必,清名竟安赖。
孤亭右洲渚,斜日到冠佩。
飞翔栋宇回,滉荡波流对。
稍存楸梧高,大剪菰蒲秽。
遗编访诸子,翠石补前废。
吏民亦潸然,未替甘棠爱。
杨公守临汝,俯仰八十载。
推迁城市非,散落篇章在。
外物固难必,清名竟安赖。
孤亭右洲渚,斜日到冠佩。
飞翔栋宇回,滉荡波流对。
稍存楸梧高,大剪菰蒲秽。
遗编访诸子,翠石补前废。
吏民亦潸然,未替甘棠爱。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思贤堂》,通过对杨公的怀念和对杨公事迹的追忆,表达了对德高望重的长者的敬仰与缅怀。首句“杨公守临汝,俯仰八十载”描绘了杨公一生在临汝的长久任职,岁月如梭,八十载光阴已逝。接下来,“推迁城市非,散落篇章在”暗示尽管人事变迁,但杨公的政绩和著作却流传下来。
诗中“外物固难必,清名竟安赖”表达了对杨公清廉名声的肯定,认为他的美名并非依赖于外在的物质,而是凭借其高尚品德赢得后人的敬仰。“孤亭右洲渚,斜日到冠佩”通过描绘杨公祠堂的景象,渲染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
“飞翔栋宇回,滉荡波流对”运用对偶,形象地展现了杨公治下地方的安宁与活力。诗人继续描述对祠堂的修缮,“稍存楸梧高,大剪菰蒲秽”,象征着对杨公精神的维护和传承。“遗编访诸子,翠石补前废”则表达了对杨公遗著的珍视和整理。
最后,“吏民亦潸然,未替甘棠爱”以吏民的感伤之情,表达了对杨公的深深怀念,他们如同怀念甘棠树一样,怀念杨公的恩泽。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分体现了苏辙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道德典范的推崇。
裕陵固天纵,笔有云汉姿。
尝重《连山》象,不数《秋风辞》。
龙腾与虎变,狸、豹复何施。
我穷真有数,文字乃见知。
闻君射策日,妙语发畴咨。
一日喧万口,惊倒同舍儿。
岂知二十年,道路犹迟迟。
苦言如药石,暝眩终见思。
屈伸反覆手,独于君可疑。
四门方穆穆,行矣及此时。
出处荣枯一笑空,十年社燕与秋鸿。
谁知白首长河路,还卧当时送客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