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其三》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清晓披衣寻杖藜,隔墙已见最繁枝。

老人无计酬清丽,夜就寒光读《楚辞》

(0)
注释
清晓:清晨。
披衣:穿上衣服。
寻杖藜:寻找拐杖。
隔墙:隔着墙壁。
最繁枝:最繁盛的树枝。
老人:指诗人自己。
无计:无法。
酬清丽:回报这清丽的景色。
夜就:在夜晚。
寒光:月光或星光。
《楚辞》:古代文学作品,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的文化追求。
翻译
清晨我起床穿好衣服,手持拐杖出门寻找
隔着墙已能看到那繁花盛开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黄州春日杂书四绝·其三》。从这短短的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清晨的宁静与自然美景之间找到了精神的寄托。

"清晓披衣寻杖藜" 展现了早晨的宁静,诗人起床后穿好衣服,外出寻找一根可以作为手杖的枝条。这里的“藜”是一种可用来制作手杖的植物,这个动作本身就充满了一天开始时的从容与期待。

"隔墙已见最繁枝" 通过这句话,我们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即使不出门,在家中的院落里,已经可以看到墙外那些最为茂密繁盛的枝条了。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传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

"老人无计酬清丽" 这一句表明诗人作为一个年迈之人,他对于眼前这份清新的景致和心灵的平静,已经无法用任何方式去回报或偿还,只能是静静地享受。这里的“老人”自指苏轼自己,而“无计酬清丽”,则是在表达一种对自然美景深深感激却又无以回报的情怀。

"夜就寒光读《楚辞》" 最后一句,诗人在夜幕降临时,在寒冷的光线下沉浸于古代文学作品《楚辞》的阅读之中。《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屈原等人的诗歌集,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杰作。这一行为显示了苏轼对文学传统的尊崇和自我精神世界的丰富。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寻幽、夜读古籍的宁静生活图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无以回报,以及对文化传承深沉的情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林见素出殡感伤二首·其一

云庄还旧隐,寿水复新阡。

宅兆青山改,精灵白日悬。

乾坤收正气,朝野失名贤。

身后无遗表,恩波隔九泉。

(0)

通州道中奉柬费湖东石熊峰贾南坞三阁老

出昼经三宿,吾行未厌迟。

群公期出祖,满卷重贻诗。

天地开晴旭,山川耀远姿。

去途净如洗,尘土岂容缁。

(0)

游鹤林寺

润州城外古招提,杖策来寻日向低。

林废不堪黄鹤怨,花空惟听杜鹃啼。

香台草长迷行迹,竹院苔深漫石题。

坐对青山无一语,出门蹊路失东西。

(0)

西园八咏·其八太史铭

当朝太史汉中郎,曾志先公百世藏。

指事特书彰直笔,为铭传后发幽光。

从教雨日长淋炙,莫遣风雷下取将。

试检平生信无愧,穹碑不独妙文章。

(0)

再叠图茔致思四首·其一宝涧西原

遥遥天马山,群行出城外。

涧水东南流,禾黍资灌溉。

地幽抱神界,穴秘聚生气。

绣衣念厥祖,营为卜迁计。

谓彼谷城藏,于中犹有悔。

兹焉事改作,辛勤阅年岁。

种树皆十围,畚土非一篑。

魂气无不之,体魄永攸利。

夏官如有知,含笑于下地。

载诵思亭章,令人发深嘅。

(0)

赠支硎山人

幽人恋坟墓,搆此山泽居。

层峦代屏障,积石当阶除。

飞泉漱琼瑶,灵籁鸣笙竽。

清音度回风,颓响栖芳株。

入耳尽成曲,喈喈良不殊。

临轩睇冥鸿,坐石见游鱼。

飞潜各有适,悠然忘所如。

缅怀放鹤人,不得同交娱。

商歌满天地,如与金石俱。

富贵非吾欲,逍遥真有馀。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