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开已阑,结子压枝重。
长条困风雨,倒卧枕丘垄。
忆初始放花,岌岌旌节耸。
得时能几时,狼籍成荒冗。
浮根不任雪,采剥收遗种。
未忍焚枯茎,积叠墙角拥。
葵花开已阑,结子压枝重。
长条困风雨,倒卧枕丘垄。
忆初始放花,岌岌旌节耸。
得时能几时,狼籍成荒冗。
浮根不任雪,采剥收遗种。
未忍焚枯茎,积叠墙角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赋园中所有十首》之十,主题为葵花。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葵花从盛开到凋零的过程。
"葵花开已阑,结子压枝重",开篇点出葵花盛开的盛况,花朵凋零后,果实累累,显得沉甸甸的,富有生机和重量感。
"长条困风雨,倒卧枕丘垄",形象地描绘了葵花在风雨中摇曳,最终不堪重负而倒伏的情景,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忆初始放花,岌岌旌节耸",回忆起葵花初绽时的挺拔姿态,与现在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的怀念。
"得时能几时,狼籍成荒冗",感叹葵花盛开的时间短暂,转眼间就只剩下一片狼藉,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浮根不任雪,采剥收遗种",写出了冬日里葵花的根部无法抵挡严寒,只能被弃置,但诗人仍不舍得烧掉枯茎,保留种子以待来年。
"未忍焚枯茎,积叠墙角拥",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葵花残余生命的怜惜,将枯茎堆积在墙角,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葵花的生命历程,寓言般地反映了人生的兴衰无常,以及对岁月流转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