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悲萱永怀挽郑秋官母》
《悲萱永怀挽郑秋官母》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古风

北堂有萱草,郁郁呈华滋。

西风动地至,一夕吹殒之。

荼毒游子怀,眼枯泪成血。

鸟啼白露零,中夜肠断绝。

凄凉旧缝在,零落机杼寒。

岂无牲鼎祭,不及生前欢。

河水向东逝,滔滔无休息。

此心明月如,达旦不改魄。

水亦有尽处,月亦有亏时。

思亲复思亲,一念无终期。

(0)
鉴赏

这首诗以萱草为引子,描绘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萱草,又名忘忧草,常被用来象征母亲的慈爱与关怀。然而,北堂的萱草在西风的吹拂下,一夜之间凋零,象征着母亲的离世,让诗人的心灵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游子怀”三字,点出了诗人作为游子在外漂泊,无法陪伴在母亲身边的遗憾。“眼枯泪成血”,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思念母亲而泪流满面,直至泪水干涸,仿佛化为了鲜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哀伤。

接着,诗人通过描写夜晚鸟儿的啼叫和露珠的滴落,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凄凉氛围,以及自己内心的孤独与绝望。这些自然界的景象,似乎都在呼应着诗人内心的悲痛,使得情感更加深沉。

“凄凉旧缝在,零落机杼寒”两句,将母亲生前的劳作场景与现在的情景形成对比,强调了母亲离世后留下的空虚与寒冷。母亲的离去,不仅带走了生活的温暖,也带走了那份家的温馨与安宁。

“岂无牲鼎祭,不及生前欢”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在母亲生前给予更多关爱与陪伴的遗憾。牲鼎祭,古代祭祀祖先或神灵的仪式,这里指代的是对母亲的悼念与追思。诗人意识到,尽管可以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但都无法弥补生前未能尽孝的遗憾。

最后,“此心明月如,达旦不改魄”一句,诗人将自己对母亲的思念比作明月,无论何时何地,这份思念都如同明月般明亮,永不改变。这不仅是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水亦有尽处,月亦有亏时”则以自然界的现象来比喻人生的有限与无常,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人,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每一刻。

“思亲复思亲,一念无终期”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永远不会消逝,即使在梦中,也无法摆脱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萱草、西风、游子怀、眼枯泪、鸟啼、露零、凄凉旧缝、牲鼎祭、明月、河水、思念等意象的描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怀念与哀思,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康子思二诗有问道之意和其韵·其一

禀生太极本纯全,七尺身中豁一天。

妙道高深从俗笑,至言微密向谁传。

何须青简书勋业,赖有丹台集圣贤。

诸子但论时世事,令人懒语益思眠。

(0)

舟中早起

迤逦东方白,犹馀数点星。

乱鸦啼古木,宿鹭起寒汀。

日衬残云赤,烟含远岫青。

江山无限思,不觉是飘零。

(0)

舟中见月

濮上今秋月,于人太有情。

银盘随水涌,素练截江横。

岸阔天犹近,船虚夜自明。

寒光连上下,万里一心清。

(0)

次韵杜安行嘉陵春日书事十首·其二

公退幽斋坐,悠然对碧岑。

吹香花拂拂,围翠竹森森。

蝶散红芳歇,莺藏绿树深。

吾心清似水,尘境勿相侵。

(0)

次韵宇文德蒙春日道中二首·其二

马上花明眼,宁知道路遐。

山横千百岭,人住两三家。

绿皱吹春水,红舒抹晓霞。

个中佳趣在,何事苦咨嗟。

(0)

正纪用暮春韵见贻复和三章·其一

燕坐群魔伏,君心自晏然。

神仙真可学,道术岂无缘。

健比凌云鹤,清同饮露蝉。

后天应不老,何必羡彭年。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