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报恩》
《十报恩》全文
元 / 马钰   形式: 词  词牌: 瑞鹧鸪

山侗八愿报师恩。返覆阴阳仗炼烹。

火降水升抛雪浪,龙吟虎啸发雷声。

玉炉瑞雪重重结,金鼎祥光霭霭生。

无价丹成无老死,长生路上法身轻。

(0)
鉴赏

这首元代马钰的《十报恩》是一首表达对师恩深重感激之情的道教诗歌。诗人以山侗(可能指修炼者或山中修行之人)的视角,描绘了修炼过程中的景象和感受。

首句“山侗八愿报师恩”,直接表达了对师尊的深深敬意和报答之心,八愿可能是指修行者对师父的八种愿望或承诺,如虔诚、忠诚、精进等。

“返覆阴阳仗炼烹”一句,暗示了修炼者在阴阳之道中反复锤炼,如同烹饪一般,将身心投入其中。

接下来两句“火降水升抛雪浪,龙吟虎啸发雷声”,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修炼过程中火焰与水汽交融,如同抛洒雪浪,以及内在力量的勃发,象征着修炼者的内心激荡和修为提升。

“玉炉瑞雪重重结,金鼎祥光霭霭生”进一步描绘了修炼环境的神圣与祥瑞,玉炉象征洁净无暇,瑞雪则代表高洁;金鼎则寓示着智慧与力量,祥光则是修行成就的显现。

最后两句“无价丹成无老死,长生路上法身轻”,是修行者对最终目标的向往,即通过修炼获得无价之宝——长生不老丹,从而在修行的道路上法身轻盈,摆脱生死束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道教修炼为背景,表达了对师恩的感恩和对长生之路的追求,语言形象生动,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马钰

马钰
朝代:元

凤翔扶风人,徙居登州宁海,字元宝,号丹阳子。初名从义,字宜甫。海陵王贞元间进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阳子王哲,从其学道术,与妻孙不二同时出家。后游莱阳,入游仙宫。相传妻孙氏与钰先后仙去。赐号丹阳顺化真人、抱一无为真人、抱一无为普化真君等。
猜你喜欢

谒金门

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

自笑浮名情薄。似与世人疏略。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闲处著。

(0)

暮雪

江天日暮雪漫漫,四野风生玉宇寒。

几处柴门烟火寂,有人僵卧似袁安。

(0)

乐静草堂为卫叔静赋

屋绕芙蓉九叠屏,日长客去掩閒庭。

岩花煖傍疏帘落,阶草晴分汗简青。

温火试香删旧谱,汲泉煮茗续遗经。

江南定有徵贤诏,太史方占处士星。

(0)

秦沟粉黛砖砚歌

南唐砚山不可见,人间犹剩南唐砚。

香姜铜雀久销沈,幻出秦宫云一片。

六国蛾眉竞晓妆,歌台舞殿起阿房。

星荧明镜骊山远,涨腻凝脂渭水香。

四围错落珠玑细,粉晕斑斑黛痕翠。

临波想见卷衣人,玉姜艳逸文馨丽。

深锁长门卅六年,鱼膏银海閟重泉。

御沟空照秦时月,春水流花冷暮烟。

楚人一炬悲焦土,留得残砖碧苔古。

建业文房好护持,钟山小隐风流主。

金镂应填绝妙词,新声曾谱恨来迟。

红罗亭榭瑶光殿,知付娥皇付保仪。

一行题跋忠宣笔,昆刀细划龙山雪。

早春独殿赋梅花,不碍广平心似铁。

何处香花识旧墩,百年流转到清门。

松烟寒滴蟾蜍泪,兰篆红销晰蜥蜴魂。

秦台未到吹箫处,秦山尚有宫人墓。

澄心堂纸玉管毫,夜镫还写《阿房赋》。

(0)

秋宵怀湖上

萧疏树影过西墙,残月溶溶到草堂。

秋景最清尤在夜,客居虽好总怀乡。

延青水榭吟诗舫,饮渌山庄斗酒场。

一自孙卢蹂躏后,悲风燐火啸枯杨。

(0)

秋夜

不复闻刁斗,长吟酒一卮。

寒蝉鸣古树,惊鸟落高枝。

有恨人衰矣,无才歌已而。

行藏那可问,辜负菊花期。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