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侗八愿报师恩。返覆阴阳仗炼烹。
火降水升抛雪浪,龙吟虎啸发雷声。
玉炉瑞雪重重结,金鼎祥光霭霭生。
无价丹成无老死,长生路上法身轻。
山侗八愿报师恩。返覆阴阳仗炼烹。
火降水升抛雪浪,龙吟虎啸发雷声。
玉炉瑞雪重重结,金鼎祥光霭霭生。
无价丹成无老死,长生路上法身轻。
这首元代马钰的《十报恩》是一首表达对师恩深重感激之情的道教诗歌。诗人以山侗(可能指修炼者或山中修行之人)的视角,描绘了修炼过程中的景象和感受。
首句“山侗八愿报师恩”,直接表达了对师尊的深深敬意和报答之心,八愿可能是指修行者对师父的八种愿望或承诺,如虔诚、忠诚、精进等。
“返覆阴阳仗炼烹”一句,暗示了修炼者在阴阳之道中反复锤炼,如同烹饪一般,将身心投入其中。
接下来两句“火降水升抛雪浪,龙吟虎啸发雷声”,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修炼过程中火焰与水汽交融,如同抛洒雪浪,以及内在力量的勃发,象征着修炼者的内心激荡和修为提升。
“玉炉瑞雪重重结,金鼎祥光霭霭生”进一步描绘了修炼环境的神圣与祥瑞,玉炉象征洁净无暇,瑞雪则代表高洁;金鼎则寓示着智慧与力量,祥光则是修行成就的显现。
最后两句“无价丹成无老死,长生路上法身轻”,是修行者对最终目标的向往,即通过修炼获得无价之宝——长生不老丹,从而在修行的道路上法身轻盈,摆脱生死束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道教修炼为背景,表达了对师恩的感恩和对长生之路的追求,语言形象生动,富有哲理。
南唐砚山不可见,人间犹剩南唐砚。
香姜铜雀久销沈,幻出秦宫云一片。
六国蛾眉竞晓妆,歌台舞殿起阿房。
星荧明镜骊山远,涨腻凝脂渭水香。
四围错落珠玑细,粉晕斑斑黛痕翠。
临波想见卷衣人,玉姜艳逸文馨丽。
深锁长门卅六年,鱼膏银海閟重泉。
御沟空照秦时月,春水流花冷暮烟。
楚人一炬悲焦土,留得残砖碧苔古。
建业文房好护持,钟山小隐风流主。
金镂应填绝妙词,新声曾谱恨来迟。
红罗亭榭瑶光殿,知付娥皇付保仪。
一行题跋忠宣笔,昆刀细划龙山雪。
早春独殿赋梅花,不碍广平心似铁。
何处香花识旧墩,百年流转到清门。
松烟寒滴蟾蜍泪,兰篆红销晰蜥蜴魂。
秦台未到吹箫处,秦山尚有宫人墓。
澄心堂纸玉管毫,夜镫还写《阿房赋》。
《秦沟粉黛砖砚歌》【清·汪端】南唐砚山不可见,人间犹剩南唐砚。香姜铜雀久销沈,幻出秦宫云一片。六国蛾眉竞晓妆,歌台舞殿起阿房。星荧明镜骊山远,涨腻凝脂渭水香。四围错落珠玑细,粉晕斑斑黛痕翠。临波想见卷衣人,玉姜艳逸文馨丽。深锁长门卅六年,鱼膏银海閟重泉。御沟空照秦时月,春水流花冷暮烟。楚人一炬悲焦土,留得残砖碧苔古。建业文房好护持,钟山小隐风流主。金镂应填绝妙词,新声曾谱恨来迟。红罗亭榭瑶光殿,知付娥皇付保仪。一行题跋忠宣笔,昆刀细划龙山雪。早春独殿赋梅花,不碍广平心似铁。何处香花识旧墩,百年流转到清门。松烟寒滴蟾蜍泪,兰篆红销晰蜥蜴魂。秦台未到吹箫处,秦山尚有宫人墓。澄心堂纸玉管毫,夜镫还写《阿房赋》。
https://shici.929r.com/shici/wYNy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