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荔支盛熟四绝·其二》
《荔支盛熟四绝·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曾攀玉李青冥上,亦摘蟠桃缥缈边。

定是三生有灵骨,谪归犹作荔支仙。

(0)
翻译
曾经攀登过高洁的玉李,生长在青冥之巅,
也曾采摘过飘渺仙境中的蟠桃。
注释
曾:曾经。
攀:攀登。
玉李:形容洁白如玉的李树。
青冥:指高空或仙境。
上:之上。
摘:采摘。
蟠桃:神话中生长在西王母仙境的仙桃。
缥缈:形容虚无缥缈、不真切。
边:边缘。
定是:一定是。
三生:佛教中指前生、今生、来世。
灵骨:指有灵性或非凡气质的骨头。
谪归:被贬谪返回。
荔支仙:传说中的荔枝仙子。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之美的赞叹。其中“曾攀玉李青冥上”一句,运用了攀援玉李、触摸清幽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纯净事物的情感寄托。“亦摘蟠桃缥缈边”则是描写在春日里采摘果实时的愉悦情景,蟠桃作为中国古代常见的神仙食物,此处也隐含了超凡脱俗之意。

“定是三生有灵骨”一句,借用了道教中“三生石上故人来”的概念,指人间贵族或有道行的人在转世后会化为山石,与自然合一。这里的“灵骨”暗示了诗人对生命之美、自然之神的赞赏。

最后,“谪归犹作荔支仙”则是表达诗人即使回到尘世,也仍旧保持着与大自然相通的精神状态,心中仍然有着超脱俗世的愿望。这里的“荔支仙”形象,是对生命和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山水景物的描绘,以及对生命与自然之美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清新脱俗、超凡入圣的情怀。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读始兴公传

殁世议方存,升平道几论。

诗情光日月,笔力动乾坤。

乱首光雄算,朝纲在典坟。

明时封禅绩,山下见丘门。

(0)

题陆敦礼山居伏牛潭

伏牛真怪事,馀胜几人谙。

日彩沉青壁,烟容静碧潭。

泛心何虑冷,漱齿讵忘甘。

幸挈壶中物,期君正兴酣。

(0)

题馀杭县龙泉观

四回山一面,台殿已嵯峨。

中路见山远,上方行石多。

天晴花气漫,地煖鸟音和。

徒漱葛仙井,此生其奈何。

(0)

送杨秀才往夔州

鄂渚逢游客,瞿塘上去船。

江连万里海,峡入一条天。

鸟影沉沙日,猿声隔树烟。

新诗逢北使,为草几巴笺。

(0)

过汾水关

千里南来背日行,关门无事一侯嬴。

山根百尺路前去,十夜耳中汾水声。

(0)

闻笛

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

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

营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

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