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攀玉李青冥上,亦摘蟠桃缥缈边。
定是三生有灵骨,谪归犹作荔支仙。
曾攀玉李青冥上,亦摘蟠桃缥缈边。
定是三生有灵骨,谪归犹作荔支仙。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之美的赞叹。其中“曾攀玉李青冥上”一句,运用了攀援玉李、触摸清幽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纯净事物的情感寄托。“亦摘蟠桃缥缈边”则是描写在春日里采摘果实时的愉悦情景,蟠桃作为中国古代常见的神仙食物,此处也隐含了超凡脱俗之意。
“定是三生有灵骨”一句,借用了道教中“三生石上故人来”的概念,指人间贵族或有道行的人在转世后会化为山石,与自然合一。这里的“灵骨”暗示了诗人对生命之美、自然之神的赞赏。
最后,“谪归犹作荔支仙”则是表达诗人即使回到尘世,也仍旧保持着与大自然相通的精神状态,心中仍然有着超脱俗世的愿望。这里的“荔支仙”形象,是对生命和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山水景物的描绘,以及对生命与自然之美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清新脱俗、超凡入圣的情怀。
伏牛真怪事,馀胜几人谙。
日彩沉青壁,烟容静碧潭。
泛心何虑冷,漱齿讵忘甘。
幸挈壶中物,期君正兴酣。
四回山一面,台殿已嵯峨。
中路见山远,上方行石多。
天晴花气漫,地煖鸟音和。
徒漱葛仙井,此生其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