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金门》
《谒金门》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谒金门

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

自笑浮名情薄。似与世人疏略。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闲处著。

(0)
注释
秋池阁:秋天的花园楼阁。
傍:伴随。
晓:晨光。
并作动词用,有破晓之意。
衰:凋枯。
半:量词,这里引伸为微微。
似:好似,几乎。
疏略:疏远,忘却,不往来。
好教:好使。
著:置放。
翻译
在秋池阁旁,风伴随着晨光吹开了庭院的窗帘。霜打过的树叶没有凋枯,风吹也不落下,却微微惊醒了沉睡的乌鸦和喜鹊。
嘲笑虚名和薄情,这些几乎与世人隔离起来。我的一片懒心可不思世事,一双懒脚可不奔波人情,好让它们闲置起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谒金门》。它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宁静画面。"秋池阁"点明了地点,"风傍晓庭帘幕"写出了微风轻拂,清晨的庭院在帘幕后若隐若现。"霜叶未衰吹未落",展现了秋叶虽经霜打,却仍未完全凋零,随风轻轻摇曳的景象。

"半惊鸦喜鹊"一句,通过鸟儿的动静,增添了生动的意趣,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微妙感受。"自笑浮名情薄"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认为这些虚名比不上内心的平静和自在。"似与世人疏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超脱世事的态度,他选择与世无争,享受闲适的生活。

最后两句"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閒处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闲适的环境中安放自己的心境,体现出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生活的深深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苏轼淡泊名利、追求闲逸生活的思想境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题濮庙

晓祭瑶斋夜扣钟,鳌头风起浪重重。

人间直有仙桃种,海上应无肉马踪。

赤水梦沈迷象罔,翠华恩断泣芙蓉。

不知皇帝三宫驻,始向人间著衮龙。

(0)

春日闲居忆江南旧业

杜门朝复夕,岂是解谋身。

梦不离泉石,林唯称隐沦。

渐谙浮世事,转忆故山春。

南国水风暖,又应生白蘋。

(0)

夷陵夜泊

家依楚塞穷秋别,身逐孤舟万里行。

一曲巴歌半江月,便应消得二毛生。

(0)

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妙道非本说,殊途成异名。

圣人得其要,俱以化群生。

凤吹从上苑,龙宫连外城。

花鬘列后殿,云车驻前庭。

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

缅怀崆峒事,须继箫管声。

离相境都寂,忘言理更精。

域中信称大,天下乃为轻。

屈己由济物,尧心岂所荣。

(0)

虞美人·其三

翠屏闲掩垂珠箔,丝雨笼池阁。

露黏红藕咽清香,谢娘娇极不成狂,罢朝妆。

小金鸂鶒沈烟细,腻枕堆云髻。

浅眉微敛注檀轻,旧欢时有梦魂惊,悔多情。

(0)

乌啼曲二首·其一

玉房掣锁声翻叶,银箭添泉绕霜堞。

毕逋拨剌月衔城,八九雏飞其母惊。

此是天上老鸦鸣,人间老鸦无此声。

摇风杂佩耿华烛,夜听羽人弹此曲。

东方曈曈赤日旭。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