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夷陵夜泊》
《夷陵夜泊》全文
唐 / 崔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家依楚塞穷秋别,身逐孤舟万里行。

一曲巴歌半江月,便应消得二毛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g
táng / cuī

jiāchǔsāiqióngqiūbiéshēnzhúzhōuwànxíng

bànjiāngyuè便biànyìngxiāoèrmáoshēng

注释
家:家庭,故乡。
依:依靠,依恋。
楚塞:楚地的边关。
穷秋:深秋时节。
别:告别。
身:自己。
逐:跟随,追逐。
孤舟:孤独的小船。
万里:非常远的距离。
一曲:一首。
巴歌:巴蜀地区的歌曲。
半江月:江面上的一弯明月。
消得:足以消磨。
二毛:指头发斑白,代指年老。
翻译
在深秋的边塞之家告别亲人,
独自乘船踏上遥远万里的旅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离别家乡,独自乘船远行的孤独与凄凉。"家依楚塞穷秋别"一句,通过"楚塞"这个特定的地理标志,传达出一种边陲之感,同时"穷秋"则增添了一份萧瑟的季节感和离别的情绪。

"身逐孤舟万里行"表达了诗人随着小船在浩瀚江水中前进,万里长行,更凸显出诗人的孤独与旅行的艰辛。这里的"孤舟"不仅是实景描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一曲巴歌半江月"则是在这样的夜晚,诗人听到了那一曲来自巴地(今重庆附近)的歌谣,这歌声似乎和那半江明月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这里的"巴歌"既是声音上的美妙,也暗示着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

最后"便应消得二毛生"一句,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这份艺术享受,即使面对生命中的两大忧患(古代认为人生有三大忧患,分别是疾病、老年和忧虑,而这里提及的"二毛"可能指的是其中的两种)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这里的"便应消得"表达了一种艺术疗愈心灵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受以及通过艺术来缓解这种孤独的心境过程。

作者介绍
崔涂

崔涂
朝代:唐   字:礼山   籍贯:《唐才子传》说是江南   生辰:888

崔涂[唐](约公元887年前后在世),字礼山,善音律,尤善长笛,唐朝江南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猜你喜欢

寿皇太子·其三

光尧初御六龙天,上直参维大火躔。

天意分明昌宋德,诞辰王世总丁年。

(0)

仙鹤楼

嘉陵天虹饮东海,西溪玉带萦南山。

诸峰四面罗髻鬟,周遭百里如一环。

炊烟万灶斜阳里,繁弦脆管东风起。

(0)

钓鳌亭

天地分来万古多,鳌鱼背稳驾山河。

亭前见说高人钓,池上那闻渔父歌。

四面青峰环秀色,一湾绿水漾清波。

谁能掣断黄金索,终日持竿怎奈何。

(0)

次韵大受游乳洞谩赋

等閒过似得明珠,三洞山行喜自如。

俗客□□寻□处,仙人何必好楼居。

石声玉磬传空谷,水色冰壶照碧虚。

便好结茅采芝木,利名尽委绝交书。

(0)

沁园春.过天下第一江山呈何守

许大江山,镇临弹压,岂小任哉。

从嶓冢导漾,东倾注海,截然限止,南北天开。

试向中流,回观铁瓮,万石层棱攒剑堆。

金焦峙,号紫金浮玉,卷雪轰雷。君侯文武兼才。

天有为生才南国来。

□历二十年,筹边给饷,上流襟要,几为安排。

今此雄藩,精明笳鼓,又唤金汤气象回。

长淮北,望中原非远,更展恢规。

(0)

拜扫易斋先生墓·其一

行乐今非少壮时,一樽聊以酹吾师。

只鸡岂敢方前辈,下马犹能慰所思。

原上松杉新种植,望中桃李半披离。

归途剧饮赓新句,颠倒纶巾不自持。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