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至》
《冬至》全文
金 / 赵秉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天时人事不难量,消尽群阴又一阳。

千里家山凭梦到,数茎白发为愁长。

老来度日惟经卷,病后关心祗药方。

六十之年今过五,不须苦死问行藏。

(0)
鉴赏

这首《冬至》诗,由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至时节的自然变化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首句“天时人事不难量,消尽群阴又一阳”,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冬至这一节气的自然规律,即在经历了漫长的冬季阴冷之后,新的生机正在悄然萌发,象征着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新希望与转机。这里的“一阳”指的是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开始北移,标志着冬天最寒冷的日子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

接着,“千里家山凭梦到,数茎白发为愁长”两句,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象之中。诗人身处异地,只能通过梦境寄托对家乡的思念,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头上的白发也逐渐增多,引发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空间的遥远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无奈。

“老来度日惟经卷,病后关心祗药方”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在年老体衰之后,他每日的生活围绕着经书和药物展开,既是对知识的追求,也是对健康与生命的关注。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面对衰老与疾病时的平静与接受,同时也流露出对精神生活的重视。

最后,“六十之年今过五,不须苦死问行藏”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阶段的感悟。在经历了五分之一个六十年的人生后,他意识到不必过分忧虑未来的去向,而是应该珍惜当下,享受生活。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积极态度。

综上所述,《冬至》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还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衰老、疾病以及人生态度的思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哲理。

作者介绍
赵秉文

赵秉文
朝代:金   字:周臣   号:闲闲居士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生辰:1159~1232

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猜你喜欢

古意三章·其一

美人撷秋华,英英照秋水。

人好华亦好,光辉两鲜美。

临风怅离居,愿言寄君子。

蜚蜚天上鸿,圉圉水中鲤。

浮湛两茫茫,心怀澹无似。

石间见明月,贞心谅如此。

(0)

赠云客

不为郎归不卷帘,碧莎春砌步纤纤。

长裙书带同心结,斗帐歌声刮骨盐。

险约最欢来意外,沉忧难讳到眉尖。

斜阳欲度梅梢尽,才向红窗拂镜奁。

(0)

青玉案.赠金兆民纳姬

莫愁湖畔红楼小。正帘箔、东风晓。

一夜梅花开遍了。

爱他枝上,暖烟酥雨,结子春阴早。

翠禽两两雕檐绕。人在犀帷深处好。

斜倚屏山甚幽悄。

兰芽曲砌,芹泥露湿,添种宜男草。

(0)

临江仙.再遇红桥

记得停桡柳岸,柁楼斜罥鱼罾。玉纤无力倦还凭。

绿纱窗护,中有簟如冰。

罗袜舷深不见,明珠佩解何曾。凉波空自碧千层。

水荭花外,斜照落疏藤。

(0)

蝶恋花

艇子移来人不见。才觉衣香,门对清溪掩。

一霎蜻蜓曾着眼。长时输与栖梁燕。

马迹花深嘶已遍。有限重帘,花比他还浅。

春意也随归意懒。东风无力鞭丝软。

(0)

城头月

女墙只好高于柳。鱼朵轻云覆。

钩样新蟾,今宵恰喜,系缆溪城口。

冷香飞上传杯手。醉底沉吟久。

试唤推篷,青铜镜里,一片红衣皱。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