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九疑,住九疑。自小山光染玉姿。碧罗天上飞。
春到时,雪到时。独向花中咏绿衣。断魂烟月知。
生九疑,住九疑。自小山光染玉姿。碧罗天上飞。
春到时,雪到时。独向花中咏绿衣。断魂烟月知。
这首《长相思·绿萼梅》由清代诗人厉鹗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绿萼梅的独特魅力与诗人对其的深情眷恋。
“生九疑,住九疑”,开篇以“九疑”为背景,既点明了梅花生长之地的神秘与高洁,也暗示了梅花不凡的气质。“自小山光染玉姿”,描绘了梅花从小便在山光的映照下,逐渐形成了如玉般纯净的姿态,展现出其生长环境的优美与梅花本身的脱俗之美。“碧罗天上飞”,运用比喻手法,将梅花比作在碧蓝天空中自由飞翔的轻盈之物,形象地表现了梅花的灵动与高远。
接下来,“春到时,雪到时”,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绿萼梅在不同季节的美丽景象,更体现了诗人对梅花四季变换之美的欣赏与感慨。春天,梅花绽放,雪白如玉;冬天,雪花纷飞,梅花傲立枝头,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梅花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高洁的品格。
“独向花中咏绿衣”,诗人独自一人,在梅花盛开的花丛中吟诵着赞美梅花的诗句,表达了他对梅花深沉的情感与敬意。“断魂烟月知”,最后两句以“断魂”形容诗人因梅花之美而产生的深深感动与情感波动,同时“烟月知”则暗示了梅花在朦胧月色下的美丽,以及它在诗人内心深处留下的深刻印象。
整首词通过对绿萼梅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赞美之情,以及在面对自然美景时所产生的强烈情感共鸣。
大地山河,无非佛者。此为真身,孰则为假。
滔淊清湘,瑶影如泻。一草一木,亦皆潇洒。
月明露寒,绿烟浮野。山禽涧鹿,悉谈般若。
我来自北,金鞍铁马。一笑石上,得清净舍。
巍乎梵宫,朱门碧瓦。弹指毗卢,风斯在下。
溪亭春晚共离觞。何许是衡阳。
香罗初剪征衫好,东风里、快马轻装。
市远擘张閒暇,年丰虎落相羊。苍梧云尽暮天长。
山色似吾乡。莺啼绿树飞红雨,三千里、处处耕桑。
说与年年归雁,重来应念潇湘。
雪。凝明,澄彻。飞玉尘,布琼屑。苍云暮同,岩风晓别。
深山樵径封,远水渔舟绝。
南枝忽报梅开,北户俄惊竹折。
万树有花春不红,九天无月夜长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