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朝取士尚雕虫,前辈皆因此显融。
衡鉴集中推范老,混成篇里得沂公。
杏园饮畅莺声早,梨岭飞高雁影同。
岁晚交游各西上,不留一个伴溪翁。
先朝取士尚雕虫,前辈皆因此显融。
衡鉴集中推范老,混成篇里得沂公。
杏园饮畅莺声早,梨岭飞高雁影同。
岁晚交游各西上,不留一个伴溪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送赴省诸友》。诗中通过对古代科举取士及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参加科举考试并希望其取得成功的美好祝愿。
"先朝取士尚雕虫,前辈皆因此显融。" 这两句讲述的是古代选拔士子时的风气,以及前人的成就和荣耀,这里“雕虫”指科举考试中的文章技巧,而“显融”则是希望朋友们能够像过去的人物一样成功。
"衡鉴集中推范老,混成篇里得沂公。" 这两句中,“衡鉴集中推范老”意指以古人范仲淹为榜样,而“混成篇里得沂公”则是希望朋友们能像唐代文学家孟郊(字沂公)那样在文学上有所建树。
"杏园饮畅莺声早,梨岭飞高雁影同。" 这两句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和氛围,表达了一种愉快而又不舍得分别的情感。“莺声”指的是鸟鸣声,而“雁影”则是比喻远行者的身影。
"岁晚交游各西上,不留一个伴溪翁。" 最后两句表达了朋友们在岁末时各自前往省城的场景,以及作者希望每个人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伴溪翁”(即科举及第者)。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科举成功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交游和文学理想。
天竺应须老辨才,罗浮那得染尘埃。
试看出日朱明观,便是中天积翠台。
起废合归良匠手,安禅好住白云堆。
寄声旧日黄居士,九锁丹函请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