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外桑麻长,山中笋蕨甜。
儿孙荐时果,燕雀下晴檐。
芳草生含路,杨花飞过帘。
人头似白雪,对客口如钳。
邑外桑麻长,山中笋蕨甜。
儿孙荐时果,燕雀下晴檐。
芳草生含路,杨花飞过帘。
人头似白雪,对客口如钳。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范佥事幽居》描绘了一幅乡村隐居生活的画面。首句“邑外桑麻长”,展现了郊外田野上桑树和麻丛茂盛的景象,象征着丰饶与宁静。次句“山中笋蕨甜”进一步强调了山林间的自然馈赠,以“甜”字形容山珍的美味,富有诗意。
接下来,“儿孙荐时果”写出了家庭的温馨,儿孙们采摘当季的果实,献给长辈,体现了孝顺与亲情。而“燕雀下晴檐”则描绘了屋檐下燕雀觅食的和谐场景,增添了生活气息。
“芳草生含路,杨花飞过帘”两句通过描绘春日景色,暗示了诗人闲适的生活节奏,芳草铺路,杨花飘落,充满了生机与诗意。最后,“人头似白雪,对客口如钳”以奇特的比喻收尾,人头白发如雪,面对客人却沉默不语,可能寓意诗人虽年迈但深沉内敛,不愿多言,更显其隐士风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和谐,以及主人翁的淡泊与内敛,展现出元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
句爱香山老妪知,矧由纤手拓新诗。
狂呤自为分离赋,文采偏参刻镂宜。
此日留痕看鸿爪,当年索解到娥眉。
怜他工作愚夫妇,也识歌章重唱随。
锦绷簇簇东园笋,宿雨初收池面静。
柳条欲织画檐丝,花枝为写疏帘影。
寒食风来山店冷,辘轳声杳胭脂井。
山前日暮鸟衔巾,绣陌香泥闇曲尘。
莺声迟,花信急,裛露穿花罗袖湿。
常恐春归欢不及,飞红尽处千林碧。
不见花洲旧吴邑,洲上要离冢犹立。
杨花满洲生绿萍,百年易度胡营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