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海昌安国寺》
《题海昌安国寺》全文
宋 / 苏舜元   形式: 七言律诗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纱窗燕拂檐。

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新衫。

阶临池面胜看镜,屋映花丛当下帘。

谁倚南楼指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ǎichāngānguó
sòng / shùnyuán

shūtángsānyuèchūsānshāchuāngyànyán

liánshùbēishǎnglíngjiǔzhèzhīshìxīnshān

jiēlínchímiànshèngkànjìng
yìnghuācóngdāngxiàlián

shuínánlóuzhǐxīnyuègōushǒuliǎngxiānxiān

注释
画堂:富丽堂皇的厅堂。
絮:柳絮。
柘枝:古代的一种舞曲。
新衫:新做的衣服。
阶临池面:台阶下就是池塘。
屋映花丛:房屋倒映在花丛中。
南楼:南方的高楼。
玉钩:形容手指如玉的弯钩。
素手:洁白的手。
翻译
在初春三月的画堂中,柳絮轻飘打在纱窗上,燕子掠过屋檐。
品尝几杯冷酒,配上新摘莲子,又弹奏一曲柘枝,试穿新衣裳。
台阶下临近水池,景色比照镜子更美,房屋映衬在花丛中,放下窗帘欣赏。
是谁在南楼之上,指着新升起的月亮,那玉钩般的手指纤细动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的一个美好场景,发生在画堂之中。诗人描述了三月初三这个日子,春风吹动着柳絮轻盈地扑打在纱窗上,燕子在檐下穿梭,增添了生机。诗人与友人一同品尝冷酒,配上几颗莲子,品味着初春的清凉。接着,他们欣赏着新衣柘枝舞曲,仿佛整个世界都因新衫而焕然一新。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阶前的池塘倒映着屋舍,如同一面镜子,而花丛中的屋宇更显得如诗如画。此时,有人倚靠在南楼之上,用纤纤玉手轻轻挽起窗帘,指向新升的明月,画面充满了静谧和诗意。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清新与雅致,以及人们在其中享受生活的闲适与情趣,体现了宋人对生活美学的追求。苏舜元通过这首诗,传递出他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赞赏,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作者介绍

苏舜元
朝代:宋

(1006—1054)绵州盐泉人,字才翁。苏易简孙。仁宗天圣七年赐进士出身。明道中为扶沟主簿,出粟救济饥荒。景祐四年知咸平县,迁殿中丞,移知眉州,屡上书陈御西夏方略。庆历三年改太常博士,出为福建路提点刑狱,移京西、河东、两浙。皇祐元年知扬州,官至尚书度支员外郎、三司度支判官。莅官办事果决,所至裁制强黠。为人精悍任气节,诗歌豪健,尤善草书。
猜你喜欢

西江月

风动一轩花竹,琅玕青锦薰笼。怜才自是宋墙东。

更识琴心挑弄。暮雨乍收寒浅,朝云又起春浓。

冰肌玉骨信俱融。不比巫山闲梦。

(0)

拜诏

紫阳山下闻皇牒,地藏阶前拜诏书。

乍脱绿袍山色翠,新披紫绶佩金鱼。

(0)

病戒

忧身如忧国,畏病如畏乱。

此身虽幸健,敢作无事看。

祸福在呼吸,恐惧兼寝饭。

人所忽不省,我思尝熟烂。

夜卧不安席,晨起宁待旦。

虽云亲药石,得失每参半。

人情喜一快,往往触剽悍。

收功宁使迟,覆败不可玩。

(0)

对酒

医从和扁来,未著却老方。

吾晚乃得之,莫如曲糵良。

一杯脸生春,况复累十觞。

坐令桃花红,换尽霜叶黄。

看镜喜欲舞,追还少年狂。

但恨宝钗楼,胡沙隔咸阳。

芳华虽无恙,万里遥相望。

感叹径投枕,悲欢两茫茫。

(0)

八月十四夜三叉市对月

去年看月筹边楼,云罅微光如玉钩。

主人不乐客叹息,清歌空送黄金舟。

今年看月三叉市,纤云不作良霄祟。

素娥命驾洗客愁,我亦倾杯邀共醉。

风露万里方渺然,冰轮无辙行碧天。

盈盈耿耿意无尽,月不忍落人忘眠。

一言欲报广寒殿,茅檐华屋均相见。

明年万事不足论,但愿月满人常健。

(0)

平都山

名山近江步,蜡屐得闲行。

奔鹿冲人过,藏丹彻夜明。

唐碑多断蚀,梁殿半攲倾。

洞口云常涌,檐牙柏再荣。

行逢负笼客,卧听送船声。

乞我诛茆地,灵苗得共烹。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