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纱窗燕拂檐。
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新衫。
阶临池面胜看镜,屋映花丛当下帘。
谁倚南楼指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纱窗燕拂檐。
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新衫。
阶临池面胜看镜,屋映花丛当下帘。
谁倚南楼指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的一个美好场景,发生在画堂之中。诗人描述了三月初三这个日子,春风吹动着柳絮轻盈地扑打在纱窗上,燕子在檐下穿梭,增添了生机。诗人与友人一同品尝冷酒,配上几颗莲子,品味着初春的清凉。接着,他们欣赏着新衣柘枝舞曲,仿佛整个世界都因新衫而焕然一新。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阶前的池塘倒映着屋舍,如同一面镜子,而花丛中的屋宇更显得如诗如画。此时,有人倚靠在南楼之上,用纤纤玉手轻轻挽起窗帘,指向新升的明月,画面充满了静谧和诗意。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清新与雅致,以及人们在其中享受生活的闲适与情趣,体现了宋人对生活美学的追求。苏舜元通过这首诗,传递出他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赞赏,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去年看月筹边楼,云罅微光如玉钩。
主人不乐客叹息,清歌空送黄金舟。
今年看月三叉市,纤云不作良霄祟。
素娥命驾洗客愁,我亦倾杯邀共醉。
风露万里方渺然,冰轮无辙行碧天。
盈盈耿耿意无尽,月不忍落人忘眠。
一言欲报广寒殿,茅檐华屋均相见。
明年万事不足论,但愿月满人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