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净琉璃含宝月,昔时未悟今皆彻。
只有此心更没心,不览邪师文字诀。
如净琉璃含宝月,昔时未悟今皆彻。
只有此心更没心,不览邪师文字诀。
这首诗以"如净琉璃含宝月"起笔,形象地描绘出一种清澈透明、宛如琉璃般纯净的心境,其中蕴含着如明月般的智慧和领悟。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从懵懂无知到彻悟真理的过程,"昔时未悟今皆彻"传达了顿悟的喜悦。
接下来的"只有此心更没心",意指诗人已经达到了心无挂碍、物我两忘的境地,不再被世俗观念或邪说所迷惑。"不览邪师文字诀"则强调了诗人坚守正道,摒弃错误教义的决心,表现出其高尚的修行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禅宗修行者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碧梧深院悄。清明过也,秋千闲了。
杨柳阴中,又是一番啼鸟。
人去瑶台路远,孤负却、花前欢笑。音信杳。
西楼尽日,凭栏凝眺。缥缈。
雾阁云窗,恨梦断青鸾,夜深寒悄。
檐玉敲残,挨得五更风小。
麝注金猊烬冷,画烛短、银屏空照。芳径晓。
惆怅落红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