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梧深院悄。清明过也,秋千闲了。
杨柳阴中,又是一番啼鸟。
人去瑶台路远,孤负却、花前欢笑。音信杳。
西楼尽日,凭栏凝眺。缥缈。
雾阁云窗,恨梦断青鸾,夜深寒悄。
檐玉敲残,挨得五更风小。
麝注金猊烬冷,画烛短、银屏空照。芳径晓。
惆怅落红多少。
碧梧深院悄。清明过也,秋千闲了。
杨柳阴中,又是一番啼鸟。
人去瑶台路远,孤负却、花前欢笑。音信杳。
西楼尽日,凭栏凝眺。缥缈。
雾阁云窗,恨梦断青鸾,夜深寒悄。
檐玉敲残,挨得五更风小。
麝注金猊烬冷,画烛短、银屏空照。芳径晓。
惆怅落红多少。
这首元代白朴的《玉漏迟·题阙》描绘了一幅清寂而感伤的画面。开篇“碧梧深院悄”,以碧绿的梧桐和幽深的庭院渲染出静谧的氛围,暗示着清明已过,春意阑珊,秋千不再有人荡起,显得格外宁静。接下来,“杨柳阴中,又是一番啼鸟”转而描绘自然界的生机,但鸟鸣声中透出孤独与空寂。
“人去瑶台路远,孤负却、花前欢笑”表达了对往昔欢聚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远方人的思念。"音信杳"则进一步加重了这种失落感,西楼之人整日倚栏远眺,期盼着渺茫的音讯。“缥缈”两字则带出梦境般的虚无,梦醒后更觉凄凉,夜晚寒气侵袭,增添了愁绪。
“檐玉敲残,挨得五更风小”描绘了深夜的寂静,只有檐头玉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直至黎明。画面中的“麝注金猊烬冷,画烛短、银屏空照”则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寂寞,香炉中的麝香已燃尽,只剩下画烛微光映照着空荡荡的银屏。
最后,“芳径晓。惆怅落红多少”以清晨的落花作为结尾,既象征着春光易逝,也寓言着主人公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