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宵华表鹤初归,拟共庄生话翠微。
薄翅欲飞低日影,轻风徐过动人衣。
春园举扇愁清梦,南国看花识紫薇。
栩栩自忘萧索意,不须窗下伴芳菲。
昨宵华表鹤初归,拟共庄生话翠微。
薄翅欲飞低日影,轻风徐过动人衣。
春园举扇愁清梦,南国看花识紫薇。
栩栩自忘萧索意,不须窗下伴芳菲。
这首诗描绘了蝴蝶在秋日阳光下的生动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蝴蝶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首句“昨宵华表鹤初归”以鹤的归来为引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暗示着自然界的某种变化即将发生。接着,“拟共庄生话翠微”借用《庄子》中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想要与庄子对话的愿望,寓意着对自然哲学的深思。
“薄翅欲飞低日影,轻风徐过动人衣”两句,通过蝴蝶轻盈的姿态和微风拂过衣裳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好。蝴蝶翅膀的轻薄与日光的交相辉映,以及微风的轻柔,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温柔而细腻的美。
“春园举扇愁清梦,南国看花识紫薇”则将视角转换至春日与南国,通过“举扇”和“看花”的动作,表达了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向往,以及对紫薇花的特别喜爱。这里不仅描绘了季节的更替,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最后,“栩栩自忘萧索意,不须窗下伴芳菲”两句,以蝴蝶自得其乐、忘却外界萧瑟之意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蝴蝶在花间自由飞翔,无需他人陪伴,就能享受到生命的乐趣,这也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精神自由和平静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中蝴蝶与人类情感的共鸣,以及诗人对自然、生命和精神自由的深刻感悟。
人偶言愁,仆原多恨,说来也替神伤。
越溪有女,十五嫁王昌。
人在水晶帘底,簪花格、日仿千行。
才梳裹,湿蝉未敛,便自理铅黄。梅妆。
容易谢,皇坟汲冢,雪魄同藏。
抱夜台吟诵,月冷枫香。
何必玉鱼金碗,遗编在、还累萧郎。
罗裙坏,草生书带,不化紫鸳鸯。
峥泓寂历甚,杳霭有无间。城南多古寺,得秋闲。
风廊石濑,竹筱更檀栾。
游鳞翻碧浪,雪鬣银鬐,此中大可投竿。
仗西风、寄语南山,窈窕好烟鬟。
如何偏不厌,老僧看。南山覆我,君自喜尘寰。
倘肯经过密,秀黛三升,日应给与君餐。
半螺残墨一边,明镜自写,空庭愁影。
长齐绣佛,中年应悔多情。
为甚彭家宜慰,李氏征蛮,也有风流性。
赚金钱、遥卖我恨冯生,把画像流传,各峒营流星。
度金丸迸谢,扬州陆弼弓衣咏,省识处胜丹青。
虚无缥缈,是因何、结想珊珊来矣。
彩雾香云,留不住、留下语言文字。
昨夜星辰,仙山楼阁,主者非耶是。
女三为粲,姓名历历堪指。
只恐咏到无题,寓言十九,别有闲情旨。
小雅离骚,何所谓、香草美人而已。
泽畔明珠,舟中玉杵,信否怜才子。
士嗟不遇,梦中聊索知己。
一声弹指分今昔,光阴卅年飞度。
旧雨潇寥,星辰错落,往事不堪回溯。
前尘细数,幸矍铄灵光,岿然如故。
人海抽身,归航安稳片帆渡。
苏堤春事正好,羡湖山管领,风月佳处。
玉篴征歌,金尊酹酒,为问欢悰几许,天涯倦旅。
但诉与离愁,已堪凄楚。那更津桥,杜鹃声又苦。
萼紫双含,苞香对坼,生小盈盈相并。
不斗春风,空谷自商幽恨。
经宿雨、笑齿齐芬,背明月、亸鬟同影。
是何时、双写湘灵,梦回依约痕凝。芳华知有谁惜。
喜河阳种就同心。堪证宫体,南朝风貌,侍中刚称。
提旧事、并照金莲,记佳谶、缀行瑶笋。
试簪髻、定卜宜男,玉窗人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