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泓寂历甚,杳霭有无间。城南多古寺,得秋闲。
风廊石濑,竹筱更檀栾。
游鳞翻碧浪,雪鬣银鬐,此中大可投竿。
仗西风、寄语南山,窈窕好烟鬟。
如何偏不厌,老僧看。南山覆我,君自喜尘寰。
倘肯经过密,秀黛三升,日应给与君餐。
峥泓寂历甚,杳霭有无间。城南多古寺,得秋闲。
风廊石濑,竹筱更檀栾。
游鳞翻碧浪,雪鬣银鬐,此中大可投竿。
仗西风、寄语南山,窈窕好烟鬟。
如何偏不厌,老僧看。南山覆我,君自喜尘寰。
倘肯经过密,秀黛三升,日应给与君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城南古寺的宁静与美丽,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峥泓寂历甚,杳霭有无间",开篇即以山水的静谧和云雾的缥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城南多古寺,得秋闲",点明地点与季节,古寺在秋日的闲适中显得更加古朴而庄重。
接下来的几句"风廊石濑,竹筱更檀栾。游鳞翻碧浪,雪鬣银鬐",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风吹过廊道,水石相激,竹影婆娑,鱼儿在碧波中嬉戏,马鬃如雪般闪耀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此中大可投竿",表达了诗人对这片自然美景的喜爱,想要在此垂钓的渴望,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南山覆我,君自喜尘寰",诗人以南山为喻,表达自己对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世俗生活的肯定,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而又不失人间烟火的态度。
最后,"如何偏不厌,老僧看。南山覆我,君自喜尘寰。倘肯经过密,秀黛三升,日应给与君餐",诗人邀请友人一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之美的共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