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缥缈,是因何、结想珊珊来矣。
彩雾香云,留不住、留下语言文字。
昨夜星辰,仙山楼阁,主者非耶是。
女三为粲,姓名历历堪指。
只恐咏到无题,寓言十九,别有闲情旨。
小雅离骚,何所谓、香草美人而已。
泽畔明珠,舟中玉杵,信否怜才子。
士嗟不遇,梦中聊索知己。
虚无缥缈,是因何、结想珊珊来矣。
彩雾香云,留不住、留下语言文字。
昨夜星辰,仙山楼阁,主者非耶是。
女三为粲,姓名历历堪指。
只恐咏到无题,寓言十九,别有闲情旨。
小雅离骚,何所谓、香草美人而已。
泽畔明珠,舟中玉杵,信否怜才子。
士嗟不遇,梦中聊索知己。
这首诗《念奴娇二十六首(其十八)》由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其内容深邃,情感丰富,充满了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开篇“虚无缥缈,是因何、结想珊珊来矣”,诗人以缥缈的景象引入,似乎在探讨某种超脱现实的思考或情感状态,引人入胜。接着“彩雾香云,留不住、留下语言文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捕捉和保留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语言文字在表达深层情感时的局限性。
“昨夜星辰,仙山楼阁,主者非耶是”一句,将星辰与仙山楼阁并置,营造出一种超越凡尘的意境,暗示着诗人对于理想世界或精神追求的向往。接下来“女三为粲,姓名历历堪指”,则可能是在借古代文化中的典故,表达对女性智慧或特定人物的敬仰与追忆,同时强调了记忆的清晰与珍贵。
“只恐咏到无题,寓言十九,别有闲情旨”这一句,诗人似乎在反思创作过程中的困惑与挑战,表达了对无题或未明确主题的作品的担忧,同时也流露出对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意的期待。
“小雅离骚,何所谓、香草美人而已”引用了《诗经》中的“小雅”和屈原的《离骚》,通过这两个经典文学作品的象征意义,探讨了诗歌中常见的“香草美人”意象,既是对传统文学手法的致敬,也是对诗歌中情感表达方式的一种思考。
“泽畔明珠,舟中玉杵,信否怜才子”这一句,通过“明珠”、“玉杵”等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对才华与命运、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探讨,同时也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之人的同情与理解。
最后,“士嗟不遇,梦中聊索知己”,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自身遭遇的感慨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无奈,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更广泛的人生体验之中,使得整首诗既有个人化的细腻情感,又具有普遍的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念奴娇二十六首(其十八)》不仅展现了蒋士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学元素的巧妙运用和创新融合。
辘轳春又转。记旋草新词,江头凭雁。
乘槎上银汉蹼车尘才踏,东华红软。何时赐见?
漏声移、深宫夜半。
问莼鲈、今几西风,未觉岁华迟晚。一片。
丹心白发,露滴研朱,雅陪清宴。班回柳院。
蒲团底,小禅观。
望罘罳明月,初圆此夕,应共婵娟茂苑。
愿年年、玉兔长生,耸秋井干。
粉靥金裳。映绣屏认得,旧日萧娘。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避春祗怕春不远,望幽径、偷理秋妆。殢醉乡。寸心似翦,飘荡愁觞。
潮腮笑入清霜。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露痕千点,自怜旧色,寒泉半掬,百感幽香。雁声不到东篱畔,满城但、风雨凄凉。最断肠。夜深怨蝶飞狂。
春来雁渚。弄艳冶、又入垂杨如许。
困舞瘦腰,啼湿宫黄池塘雨。碧沿苍藓云根路。
尚追想、凌波微步。小楼重上,凭谁为唱,旧时金缕。
凝伫。烟萝翠竹,欠罗袖、为倚天寒日暮。
强醉梅边,招得花奴来尊俎。东风须惹春云住。
□莫把、飞琼吹去。便教移取熏笼,夜温绣户。
馀香才润鸾绡汗,秋风夜来先起。
雾锁林深,蓝浮野阔,一笛渔蓑鸥外。红尘万里。
就中决银河,冷涵空翠。
岸觜沙平,水杨阴下晚初舣。
桃溪人住最久,浪吟谁得到,兰蕙疏绮。
砚色寒云,签声乱叶,蕲竹纱纹如水。笙歌醉里。
步明月丁东,静传环佩。更展芳塘,种花招燕子。